记者 张彩霞 杨真
走进新城镇张旗村荣升农民专业合作社,“哒哒”声在院子里回荡、不绝于耳,在合作社蒸笼加工车间中,几名老手艺人正在忙着赶制定做的蒸笼。 张旗村制作木蒸笼历史悠久,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张小红作为村中做蒸笼的老人,他已经制作蒸笼几十年了,对制作蒸笼他有着自己的情怀。 张小红说:“我是从16岁就开始做蒸笼的,现在发展到网上卖,希望我把这个蒸笼产业做大,做好,也希望把这门手艺传下去。” 面对蒸笼制作耗时长、加工难度大等问题,张小红凭着自己不多的知识,扎实钻研,发明创造了蒸笼预制机,让传统手艺赶上了时代的步伐。 “这个是我自己制作的机器,这个机器制作的比老式匠人们(手工)做的圈就圆,做出来的蒸笼就精致。”张小红说。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和基础,而传统文化是一代人的乡愁,更是一代人魂牵梦绕的乡土情结,让传统手艺变为产业不仅是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更是为乡村振兴留“魂”。 张小红的儿子张广荣在父亲的熏陶下,从小就对蒸笼有着不一样的情感。2019年,张广荣经过深思熟虑后,便与父亲张小红商量,成立了荣升农民专业合作社,让传统手艺走上了产业化发展的路子。 “我们村里一直有做蒸笼的传统,但是都是零散的个人制作,我就和家里人商量着开办了这个合作社,把这些老手艺人都集中起来,让他们的技艺发挥更大的价值,挣更多的钱。”张广荣说。 正是这样一批有眼界、有能力、有闯劲的新旧传承人,在手工艺赋能乡村振兴中发挥了骨干带头作用,让乡村手工艺从复兴走向了振兴,为补齐当地产业链缺环作出了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