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4版:甘南日报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科学精准高效控制疫情传播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22年07月15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7月8日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有关情况。专家指出,当前,全球疫情持续反弹,我国外防输入压力不断增大。奥密克戎BA.5亚分支正在成为全球主要流行毒株,并在我国引发本土聚集性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要毫不动摇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严格执行第九版防控方案要求,从严落实外防输入各项措施,加强口岸高风险人员闭环管理,做到有人员清单、有管理制度、有督查检查、有保障措施;做好入境物品风险防范、入境人员隔离管控和口岸城市疫情防控,严防输入疫情。
  发生疫情的地区,要早发现、快处置,采取科学严格的管控措施,露头就打、以快制快、并联推进、日清日结,坚决控制疫情传播。要继续落实“九不准”要求,时刻紧绷疫情防控这根弦,坚决克服防控松懈和“层层加码”两种倾向,在科学、精准、高效上下功夫,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利益。
  问:个别地区在落实“7+3”管控措施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各地在执行“7+3”管控措施方面还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近期,一些地区发现在对个别入境人员集中隔离点管理上存在薄弱环节和风险隐患,需要各地高度重视。比如说,个别地方对入境人员在集中隔离期间的核酸检测频次不足;有些地区在入境人员解除隔离前,存在最后一次核酸检测采样提前的情况;有的集中隔离点在发现阳性感染者以后,没有评估和排查本隔离点内的交叉感染风险;有的地方对入境人员解除隔离后跨区域流动,没有做到全链条管理,入境地和目的地之间的工作衔接不畅;此外,还有个别入境人员在解除集中隔离后没有严格执行3天居家健康监测,没有主动向社会报备,甚至在居家健康监测期间外出参加聚集活动。这些问题和隐患增加了入境人员感染后引发本土疫情的风险。各地要加强对集中隔离点的管理,严格按照第九版防控方案的有关要求,确保“7+3”管控政策落实、落地、落细。我们特别强调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加强集中隔离点规范管理。集中隔离点要严格落实“三区两通道”要求,加强工作人员专业技能培训,落实闭环管理和高频次高精度核酸检测;规范开展入境人员健康监测和核酸检测,如果出现“十大”可疑症状时要及时报告;隔离期间还要严格错峰取餐,避免交谈。如果集中隔离点发现感染者以后,要及时进行回溯流调,如果存在交叉感染风险的,还要采取延长隔离期间等有效处置措施,强化风险管控,防止集中隔离点的疫情外溢。
  二是要做到信息推送和全程闭环管理。要求入境人员解除集中隔离前,就要把相关信息推送到目的地,做好信息共享。明确告知入境人员解除隔离后及时返回居住地,不能改变行程,途中还要做好防护,要佩戴N95口罩,勤洗手或者进行手消毒,到达目的地后要向当地社区报备,严格遵守防控规定。
  三是要严格落实居家健康监测。入境人员要提高疫情防控意识,严格履行防控责任,居家健康监测期间不要外出。要按照要求做好健康监测和核酸检测。如有就医等特殊情况必需外出的时候,要做好个人防护,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并主动向接诊医疗机构报告个人的入境隔离和监测情况。我们反复强调,“7+3”管控政策不是放松要求,而是要求我们管理更加规范,更为严格,这样才能够取得有效的防控效果。
  问:应该采取哪些具体的措施防止境外输入引发本土疫情呢?
  答: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印发以后,海关按照“依法防控、联防联控、科学精准、分级分类”的原则,立即组织修订印发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口岸防控技术方案(第九版)》,指导各级海关做好口岸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防止疫情跨境传播,保障入出境人员健康安全,同时避免对国际交通和贸易造成不必要的干扰。
  一方面,海关按照防控方案第九版的规定,持续严格做好口岸疫情防控的各项工作。按第九版防控方案,海关严格对入境人员开展健康申明卡核验、体温监测、采样检测、移交转运等各项措施;认真做好对航空器、船舶等入境交通工具的登临检疫,严格做好入境客运航空器及各类高风险交通工具终末消毒的监督工作;支持陆路边境口岸城市推广优化甩挂、接驳、吊装等非接触式的货物交接模式;同时,密切监测猴痘、不明原因儿童急性重型肝炎等新发突发传染病疫情走势,加强检疫查验,防范疫情叠加。
  另一方面,海关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要求和防控方案第九版的规定,在严格做好口岸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使之更加科学精准。
  一是优化入境人员采样检测工作。将原对入境人员“双采双检”的采样检测要求,优化为仅口咽拭子“单采单检”,也就是说,对所有入境人员采样时,采用1根口咽拭子,单管采集上呼吸道标本,不再采集鼻咽拭子;取消入境人员涉新冠血液样本检测的要求。通过以上措施,进一步优化了入境人员口岸检疫流程,提升了入境人员通关体验。
  二是优化入境货运航空器登临布控比例。对部分与境内人员接触少、疫情传播风险较低的货运航空器,基于风险分析,取消登临检疫布控。进一步缩短货运航空器通关时间,提升机场货运的周转效率,全力支持外贸保稳提质。
  三是优化完善进口物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根据进口非冷链物品的来源国家或地区的疫情情况、物品类别和特征、运输方式和时长、装卸方式等,综合研判进口非冷链物品被污染的风险,各地、各行业按现有分工和流程分级分类采取预防性消毒或放行措施,避免重复消毒和增加不必要的作业环节。基于以上措施,海关印发《进口非冷链物品口岸环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优化方案》,指导预防性消毒工作。
  四是优化海关高风险岗位工作人员封闭管理制度。对海关入境人员卫生检疫、进口冷链食品安全监管等高风险岗位工作人员的封闭管理要求,由“14+7+7”或“N+7+7”封闭管理统一调整为“N+7”,即N天在岗集中封闭管理、7天离岗集中医学观察。
  问:近期,多国报道了传染力更强的新冠奥密克戎变异株BA.4、BA.5流行毒株,请问我国情况怎样?我国将采取哪些强有力的措施来防范新的变异株流行?
  答:近期BA.5和BA.4亚分支已成为国外的主要流行毒株,我国外防输入压力持续加大。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形势,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已部署各地进一步强化外防输入工作:一是加强口岸高风险岗位人员闭环管理。要求强化各单位主体责任,完善人员管理制度,落实高风险岗位人员集中居住、闭环管理、核酸检测、健康监测、个人防护等防控措施。二是加强入境物品、客运航空器等风险防范。严格进口冷链食品境内生产、流通、销售全程防控和追溯管理。加强对入境航空器及其废弃物的消毒监督管理工作,从严做好入境航空器消毒人员、废弃物清运处置人员的安全防护。三是加强入境人员隔离管控。严格落实入境人员“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3天居家健康监测”的管理措施。加强集中隔离点规范管理。四是加强口岸城市疫情防控。陆地边境口岸城市要督促跨境运输企业实行甩挂、接驳、吊装等非接触式的货物交接方式,对跨境货车司机实行全流程的闭环管理。指导重点场所、重点机构切实加强常态化的疫情防控工作。
  问:第九版防控方案将入境人员管控措施调整为“7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健康监测”,这一调整是否有科学依据和实践验证呢?
  答:前期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在全国部分口岸城市开展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试点研究工作,我们发现奥密克戎变异株平均潜伏期进一步缩短,多为2-4天。同时,绝大部分都能在7天内检出。基于试点研究结果和国内多地的疫情防控实践,我们在第九版防控方案中,对入境人员的隔离管控时间进行了优化调整。将入境人员隔离管控时间由原来的“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7天居家健康监测”调整为“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3天居家健康监测”。入境人员管控措施的优化调整是有充分科学依据的,同时也有防控实践的基础。


(稿件来源: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