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1版:甘南日报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谱写富民兴陇新篇章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22年08月11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董洪亮 王锦涛


  人民日报记者 董洪亮 王锦涛

  红色的土地,奋进的甘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赴甘肃考察调研,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甘肃代表团审议,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为甘肃发展把脉定向、指路领航。
  十年来,甘肃历史性解决绝对贫困问题,同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年来,甘肃坚决扛起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政治责任,祁连山生态保护“由乱到治,大见成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体系基本构建;十年来,甘肃以经济结构调整助推高质量发展,地区生产总值跨上万亿元台阶,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千亿元大关……
  “收入提高了,村子美化了,乡亲们打心底里高兴”
  盛夏,甘肃渭源县元古堆村的羊肚菌喜获丰收。
  “2013年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我们村, 鼓励大家一起努力,把日子越过越红火。”元古堆村党支部书记董建新说,村里通过发展中药材、羊肚菌等特色产业,去年人均收入超1.2万元,是10年前的8倍!
  黄泥墙、土坯房,定格在了村史馆的老照片上。如今的元古堆村,水泥路覆盖村巷,砖瓦房前后成排,过去堆放杂物的土场子如今彩砖铺地,成了文化广场。下地归来的群众都面带喜悦。“收入提高了,村子美化了,乡亲们打心底里高兴。”董建新说。
  作为全国脱贫攻坚任务最艰巨的省份之一,甘肃紧盯“两不愁三保障”标准,尽锐出战、精准施策,36万名帮扶责任人、7.45万名驻村帮扶人员奔赴扶贫一线。截至2020年底,现行标准下552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75个贫困县全部摘帽、7262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农业生产条件极大改善,农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甘肃把产业就业帮扶作为着力点,继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时建立快速发现响应、核查评估、风险消除评估等机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仅大棚蔬菜一项,每户至少增收5000元。”定西市陇西县巩昌镇河那坡村驻村第一书记李国栋说。河那坡村土地平坦、光照充足、灌溉方便,现有各类蔬菜大棚2700座。同时,村里还大力发展养殖和林果产业,“今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至少30万元!”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是一场接力赛,必须乘势而上、再接再厉、接续奋斗。天水市秦州区汪川镇新寨村党支部书记刘俊海说,村里大力发展养殖业,将村集体闲置资产资源入股到合作社,年收益达60多万元,“今年,户均分红将达5万元”。
  脱贫梦圆,再启新程。甘肃用奋斗续写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篇章,将脱贫攻坚的12个专责工作组转为乡村振兴专责工作组,成立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5个工作专班,农业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农民增收渠道更加稳定。2021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的4931元增长到了11433元。
“绿水青山一定能成为金山银山”
  清早,祁连山北麓的大马营草原。中农发集团山丹马场有限责任公司一场产业基地的工作人员策马进山,开始了一天的草原巡护工作。
  近年来,山丹马场专门成立了生态环境保护部,实施重点生态项目13项,改良退化草原近27万亩,植被盖度已达97.6%,草原生态持续向好,野生动物种群大幅度增加,雪豹、狍鹿、岩羊等频频现身马场。“绿水青山一定能成为金山银山!”山丹马场副总经理钱述华说,马场生态好,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也在同步提高,“去年取得了建场以来的最好业绩,净利润达8760万元,同比增长近70%”。
  人们很难想象,如今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康乐草原上的这片水草丰美之地,在资料照片上却是另一番景象:破旧的砖房,黑黑的煤渣。
  拆设施、封矿井……甘肃痛定思痛,实施祁连山矿区矿点地表生态恢复治理,保护区内144宗矿业权已全部退出,42座水电站已完成分类处置,25个旅游设施项目完成分类整改,核心区农牧民全部搬迁。
  半小时预警、两小时处置,执法监察全程跟踪督办……“张掖不断推动祁连山生态整治修复保护。”张掖市生态环境局局长郭建平说,当地建成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平台,对全市各类重点排污单位实时监控。
  保护好祁连山生态,卫星遥感、生态监测等科技手段是保障,生态环境监管体制是关键。2019年5月,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省管理局张掖分局挂牌,一改原来各类保护地和各功能分区之间人为分割、条块管理、互不融通的体制弊端。据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评估,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明显改善区域占比已增加37.5%,植被指数增幅10.88%。
  看山,已是绿染祁连;看水,但见河润陇原。
  黄河流经甘肃900多公里,流域面积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1/3。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素有“黄河蓄水池”之称,注水增流量占黄河源区径流量的58.7%。“十三五”期间,甘南州先后实施退牧还草、沙化草原综合治理等项目,全州草原综合植被盖度已提高至97%;玛曲县黄河供水量明显增加,径流量年平均值为175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值增加了30亿立方米。
  大河浩荡,净水东流。作为黄河流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补给区,甘肃广大干部群众担负起黄河上游生态修复、水土保持和污染防治的重任。成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协调推进领导小组,21934名河长、1065名湖长上岗;建立流域生态环境基础数据库;实施“黄河清废”行动,开展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治理,对359处违法违规岸线进行综合整治,并与四川签订黄河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协议,与陕西、宁夏、青海、内蒙古签订河流联防联控联治合作协议。去年,甘肃74个国家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95.9%。
                (下转三版)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