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3版:甘南日报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
 
 


谱写富民兴陇新篇章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22年08月11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


  (上接一版)
  森林覆盖率11.33%,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超340天……陇原大地,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更宜居。在黄河之滨的兰州水车博览园,12架大水车唱着新时代的黄河谣,距其不远处,落成36年的“黄河母亲”雕像,正温情脉脉地看着怀中孩童,恰如这人与自然的交响。
“切实筑牢高质量发展的底盘和支撑”
  从煤基氢冶金理论研究实现重大突破,到悬浮磁化焙烧技术大规模工业应用;从不锈钢“登上”我国首艘极地探险邮轮,到成功进入国际核电建设领域……近年来,技术创新让酒钢在转型发展的道路上乘风破浪。
  “2020年,酒钢集团深入研判市场走势,经过近3个月的科研攻关,成功研发出铁素体抗菌不锈钢,成为当时国内首家具备批量生产铁素体抗菌不锈钢能力的企业。”酒钢集团科技信息部负责人介绍,2021年酒钢盈利56亿元。
  酒钢的转变,是甘肃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一个缩影。甘肃立足老工业基地实际,把稳定经济增长同转变发展方式紧密结合,石油化工、有色冶金、煤炭电力等传统产业“三化”改造深入实施,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不断壮大。
  车子驶出张掖市区,北行60多公里,来到国家能源集团龙源甘肃公司平山湖风电场。这里地处风能资源富集的河西走廊。祁连山下,一座座风力发电机正迎风转动。场长张广太说,风机全都标配风向传感器,自动“追风”,每小时可发电1500千瓦时。
  一边“追风”,一边“逐日”。金昌市光伏大道,放眼四望,茫茫戈壁上,一块块蓝色光伏发电板整齐排列。风、光资源丰富的甘肃,风电、太阳能发电技术可开发量分别达5.6亿千瓦和95亿千瓦。今年上半年,甘肃新能源装机容量占全网总装机容量的49.56%,新能源利用率达93.1%;并网304万千瓦,新能源发电量突破260亿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约2100万吨。“我们全面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双碳’行动方案,全力推动以特高压输电线路为载体的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建设。”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叶军说,在政企联合推动下,目前陇电入鲁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进入核准前期阶段;预计到“十四五”末,陇电年外送规模将突破千亿千瓦时。
  薄如蝉翼的铜箔,厚度大约只有一根头发丝直径的1/15。在经济增速连续5年领跑国家级新区的兰州新区,海亮集团15万吨高性能铜箔材料项目从落地到开工建设,再到首条生产线投产出箔,相比行业同类项目生产建设周期整整缩短了12个月。“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产值超180亿元,将助推兰州新区形成全球最大的铜箔材料生产基地。”甘肃海亮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树光说。截至目前,在兰州新区绿色化工园区,已落地产业项目160多个,产品超700种。
  “产业兴则经济兴,产业强则经济强。我们将毫不动摇走产业兴省富民的路子,下更大力气优化产业布局、落地产业项目,不断提升产业层次、扩大产业规模,切实筑牢高质量发展的底盘和支撑。”甘肃省委主要负责同志说。

      (原载8月7日《人民日报》)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