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 稳物价保供应,惠民生安民心 物价稳则市场稳、民心稳。今年以来,受地缘政治冲突、世界主要经济体流动性增加等因素影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特别是粮食和能源价格持续高位,对国内输入性通胀影响加大。再加上国内疫情多点散发,部分地区物流受阻,稳物价面临新挑战。 关键时刻,各地区各部门做好能源资源保供稳价工作,抓好粮食生产工作,组织好重要民生商品供应,全力稳物价保供应。上半年,CPI同比上涨1.7%,低于全年3%左右的预期目标,其中食品价格同比下降0.4%。 “物价稳则民生稳,这是从容应对外部不确定性冲击、稳住国内基本盘的重要支撑。”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综合形势研究室主任郭丽岩说。 展望下半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司长万劲松表示,“受国际通胀高企、乌克兰危机、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我国物价运行面临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仍然较多,但我们有底气、有信心、有能力继续保持物价运行在合理区间,实现全年3%左右的CPI预期目标。” 供给能力稳定,稳物价有底气。当前,我国商品和服务市场供给能力总体充裕,煤炭优质产能持续释放,粮食生产实现“十八连丰”。夏收小麦产量高、品质好;生猪产能总体合理充裕;牛羊禽蛋和蔬菜水果生产正常、供给充足,保供稳价具有坚实的物质基础。 应对机制完善,稳物价有信心。“近几年,经过应对疫情做好生活必需品供应的实践、应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冲击的实践,各地保供稳价工作体系逐渐完善,预案逐步成熟,调控手段更加丰富,部门间、地区间的协调协作效率进一步提升,应急调控能力明显增强。”万劲松说。 政策落地落实,稳物价有能力。万劲松表示,国家发改委将继续密切跟踪物价总水平和重要商品价格走势,持续加强市场调控,抓好各项保供稳价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全力稳定粮食生产,进一步压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确保重要民生商品供应充足、价格基本稳定。必要时适时投放中央猪肉储备,指导地方联动投放储备,充分发挥猪肉储备对稳肉价、稳物价的作用。以煤炭为“锚”继续抓好能源保供稳价工作,通过完善煤炭产供储销体系、强化市场预期管理等措施,引导煤炭价格在合理区间运行。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新征程上,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