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2版:甘南日报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卓尼:描绘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22年08月24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百姓富


  记者 梁红芳 通讯员 陈丽珺

  八月的藏乡大地秋色宜人,徜徉在卓尼田野上,青稞麦田一片金黄,秋风拂过,沙沙作响,一派丰收在望的喜人景象。
  在喀尔钦青稞种植基地,随着收割机的轰鸣声,一片片青稞齐刷刷倒地,青稞籽粒饱满。
  近年来,卓尼县立足资源禀赋,将青稞种植作为主要粮食作物的第一大产业进行培育。2021年,全县青稞种植面积达5.76万亩,青稞产量达7596吨,产值达2000万元。2022年,卓尼县将青稞产业列为重点培育和发展的优势特色产业,充分发挥良种增产作用,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有力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同时,在阿子滩镇、喀尔钦镇建设1.2万亩的青稞良种繁育基地和原种繁育基地,进一步提高青稞单产和良种覆盖率及青稞品质,扩大青稞生产面积。青稞良种繁育基地建成后,可满足明年10万亩青稞大田用种。
  卓尼县种子工作站副站长、高级农艺师何江涛说:“今年,卓尼县以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总体产业发展规划为基础,积极推进“五个万亩”产业基地建设,将青稞列为重点培育和发展的优势特色产业之一,建设青稞基地5.89万亩。”
  阿子滩镇板藏村党支部书记来玉成说:“我镇紧紧围绕‘五个万亩’培育行动,结合板藏村气候条件适宜、耕地集中、面积较大,具备集中连片发展的先决条件,今年我村青稞种植面积达到了3782.5亩。正值秋收之际,农作物长势喜人,秋收有望。”
  放眼望去,远处群山连绵,近处麦浪起伏,沃野千里,勾勒出一幅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的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上接一版)

  乡村要振兴,人才是支撑。临潭县坚持把开展农民培训作为实施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充分整合现有资源,坚持理论培训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分类培训,培训各类农业实用技术人员200余人。同时,借助冶力关扶贫车间暨旅游实训基地的优势,组织举办“农家乐”“烹饪”“酒店管理”等培训班,引导有需求的经营个体和群众主动提档升级,培养一批说农家话、吃农家饭、体农家情、办农家事的“土专家”“田秀才”,带动群众携手打造“干净、朴实、自然”的美丽乡村,增强了本土人才的“造血”功能。
  临潭县冶力关镇不仅注重促进市场经营个体发展,也更加注重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截至目前,培育星级农家乐及民宿113家,培育规范化运营农民专业合作社55个、家庭农场81个。同时,大力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累计注入村集体经济840万元,已实现年底分红收益77.95万元。
  青山绿水间,处处景韵浓。如今,临潭县冶力关镇“村强民富”的美好愿景正在逐步变为现实,一幅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乡村振兴壮美画卷正徐徐展开。
  2021年,我州全面完成了农牧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全州662个村集体清理登记核实资产64亿元(其中资金1.06亿元),清理登记核实资源性资产4257.62万亩;完成了农牧村集体产权制度阶段性改革任务,全州662个村集体界定成员56.59万人,折股量化资产7.23亿元,组建村股份经济合作社663个(包括1个组级),颁发赋码证663本,发放股权证12.9万本。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现如今,我州村集体经济呈现出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迈出了强村富民、乡村振兴的坚实步伐,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愿景正在逐步变成生机盎然的现实图景。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