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2版:甘南日报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卓尼县玛尼藏式木雕有限责任公司认定为首批“甘肃老字号”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22年08月30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贾瑞


  本报卓尼讯 日前,卓尼县玛尼藏式木雕有限责任公司认定为首批“甘肃老字号”。
  卓尼藏式木雕是省列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玛尼藏式木雕公司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断引进先进藏式木雕加工流水生产线,全面提升啊导玛尼民族藏区特需产品加工品牌形象,公司始终以当地藏族民族特色为基础,进行多元化藏式木雕产品生产加工,极大地激发了当地藏族群众生产民族各类藏式木雕产品加工的积极性,2008年卓尼藏式木雕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今年8月,公司认定为“甘肃老字号”。               (贾瑞)
  (上接一版)
景美:怡人田园美如画
  穿行在甘南,但见一步一景,一村一韵,这些美丽乡村各显特点,千姿百态,引人入胜。
  绮丽的扎尕那,是集森林石林、民俗村寨、田园风光、古冰川遗址等旅游资源为一体的综合旅游景区,自古以来就享有“人间仙境、世外桃源”的美名和赞誉,吸引了国内外大批游客的青睐和关注。
  走进代巴村,一幅美丽乡村图景铺展眼前,这里诱人的绿,原始的纯朴,美妙的风光,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驻足,随着旅游旺季的到来,扎尕那将惊艳绝美的视觉冲击呈现给八方游客,聚焦了市场、聚合了业态、聚集了人气,扎尕那真正成为了最佳旅游目的地、放飞心灵栖息地,民俗文化体验区、生态康养居住区。
  甘南州立足广大农牧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欠账大、脱贫攻坚任务艰巨的州情实际,积极探索脱贫攻坚新载体,创新“三农”工作新模式,以自然村为单元,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统揽,实施了“生态人居、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文化”四大工程,坚持以“七改六化三治两分离”为目标,整合各类资源资金,建设生态文明小康村,项目村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村容村貌、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发生了根本改变,释放出巨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脱贫效益和稳定效益,带动脱贫2.18万户、9.76万人。
  全州上下深入贯彻州委州政府《关于深入学习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全面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实施意见》,坚持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和重大民生工程,与全域旅游无垃圾示范区创建、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乡村文化旅游“一十百千万”工程和脱贫攻坚等紧密结合,统筹谋划、整体部署,紧盯目标、压茬推进,“三大革命”成效显著,“六大行动”稳步推进,拉开了打造“五无甘南”品牌的序幕,全面打赢了甘南州乡村振兴的第一场硬仗。
业新:实现群众“安居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
  从2021年8月7日,舟曲县首批60户289名地质灾害避险搬迁群众,登上开往兰州新区移民安置点的客车,到今年6月29日,舟曲县200户777名地质灾害避险搬迁群众,乘坐“感恩号”专列迁入兰州新区新家园,这场让避险搬迁群众真正“搬”进美好新生活,分三年完成的避险搬迁工作正在进行中。
  避险搬迁工作是拔穷根、挪穷窝,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治本之策,是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的最有效方式。
  搬来了、稳住了、融进了。如何致富?如何强化就业服务保障?舟曲县人社局、劳务移民局和兰州新区舟曲综合服务中心加强与兰州新区用工企业的协调对接,实地考察了解务工环境、工种、工资待遇等情况,协调了一批工资待遇高、务工条件好、守合同重信用的重点用工企业确定为2022年搬迁群众劳务基地,对接用工岗位3000多个,签订就业扶持协议,强化就业服务保障,确保搬迁群众至少获得一个有针对性的岗位信息。搬迁群众863人参加就业技能培训,1902人在兰州新区就近就地或外出务工就业,工资约3000元—6500元/月,就业率达52.35%。
  回望故土,怀恋依依;展望未来,信心满满。在党中央的关怀下,在省委、州委的坚强领导下,舟曲的避险搬迁群众,会越来越幸福;甘南的明天,也必将更加美好。
人和:幸福滋味写眉梢
  走进甘南,山清水秀的美丽乡村脱颖而出,悠然怡人的乡村美景不断涌现。广袤的乡土,有着质朴的乡亲,有着文化的根脉,更有着赤子的乡愁。甘南之美,美在农牧村的优良环境,美在农牧村的文明风尚,美在农牧村的人文情怀。
  合作市俄合拉村原本是以畜牧业、种植业为主的传统藏族村落,农牧民群众过着半农半牧的日子。耕作、放牧、打零工,这是藏族小伙桑吉以前的生活方式。前些年,在甘南州积极创建“全域旅游无垃圾示范州”、打造文化旅游“一十百千万”工程推动下,俄合拉村被确定为甘南州旅游标杆村规划建设后,桑吉积极响应,把自己的家改造为高端民宿,发展起旅游业。
  六月的首曲大地花海灿烂,歌声悠扬、舞姿妙曼,民俗活动精彩纷呈,玛曲县欧拉秀玛乡迎来了第四届西梅朵塘旅游艺术节。
  蓝天白云伴花海湖泊绘就玛曲欧拉秀玛七月绚丽风采,脱贫攻坚衔接乡村振兴奏响高原新时代文明华美乐章,欧拉秀玛乡正朝着绿色、文明、美丽、和谐新乡镇迈进。
  如今,一大批环境友好型、红色旅游型、生态体验型、休闲度假型、民俗文化型、特色产业型、党建示范型的生态文明小康村相继建成,涌现出了碌曲尕秀、夏河安果、临潭庙花山、卓尼博峪、舟曲土桥子等一大批有特色的生态文明小康村,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方式由“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粗放发展”向“靠山护山、靠水护水、集约利用”转变,景区景点布局由镶嵌式“珍珠玛瑙”向全域式“满天群星”转变。
  在脱贫攻坚这场波澜壮阔的伟大斗争中,甘南聚焦贫困难题披荆斩棘、风雨兼程,围绕民生民计百倍用心、千倍用力,唱响了决战深度贫困的时代赞歌,打造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民族特色的“甘南样板”,也收获了重要而深刻的经验启示。
  人居环境美起来,口袋鼓起来。小康路上,美丽乡村建设让农牧民群众得到美的享受、过上美好的生活,让城市与乡村各美其美,呈现出一幅幅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新画卷。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