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1版:甘南日报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甘南:守护绿水青山 共建美好家园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22年09月02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打造 五无 新甘南


  编者按:

  甘南是黄河和长江上游最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全州97%以上的国土面积属于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甘南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在黄河、长江流域水源涵养、气候调节、水土保持、维系生物多样性以及在维护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生态安全,保障流域经济社会持续平稳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甘南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时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重在保护、要在治理,实施生态保护修复和建设工程,推进生态环境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不断提升黄河上游水源涵养能力,探索走出了一条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相得益彰、互促共进的绿色发展之路。从“环境革命”到“五无甘南”,从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到文化旅游“一十百千万”工程,甘南不仅创造性地打造了全国第一家“全域无垃圾”示范州,而且实现了由“经济跟跑者”向“生态领跑者”的华丽转身,甘南影响力、美誉度空前提升,各族群众自信心、自豪感极大增强。
  记者 后晶晶

  甘南是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在交汇变迁中挺起的一座生态脊梁,也是勤劳善良的各族儿女与自然天成的青山绿水在相濡以沫中涵养的一方生态沃土。
  十年来,全州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对甘肃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把生态保护作为立州之本,把绿色发展作为根本任务,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理念,树牢“上游意识”,扛起“上游责任”,紧紧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坚持以绿色发展崛起为导向,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严格落实“三线一单”分区管控,大力实施生态工程,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力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各项任务落实落地,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日益凸显,环境质量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厚植了甘南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绿的底色和质量成色。
  十年来,生态环境得到严格保护、大幅改善,取得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历史性成效:全州森林覆盖率达到24.57%,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达到97%。年内减畜196万个羊单位,草畜平衡基本实现。天然草原产草量和草群高度均达到十年来的峰值,湿地面积较2004年扩大2.8倍,湿地保有量面积达到730万亩,黄河水量补给大幅增加,出境水量提高了31%。
全民参与 扮靓绿水青山
  沐浴着初秋的暖阳,漫步于碌曲县尕秀村,天朗气清,宁静祥和,时不时传来牧民们悠远的歌声。目光所及之处,几乎看不到一片纸屑,干净整洁的环境为秀美的牧区添色不少。“不光我们这里,整个甘南州的环境都是这样。”村民自豪地说。
  4.5万平方公里青山绿水大草原,视线所及无垃圾,甘南州打赢这场“环境翻身仗”的制胜法宝,就是坚定不移地走绿色生态发展之路。
  甘南的“绿”,是肉眼可见的高颜值,铺陈在这片大地上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系列重要论述,成为全州上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
  党的十八大以来,甘南州委、州政府把构建生态文明、实现绿色崛起作为重中之重、主攻方向,围绕弘扬生态文明、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转变发展方式、改善人居环境,作出了一系列、全方位的科学决策和重大部署,立足生态功能定位,向全州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全民参与的“环境革命”,怀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75万甘南儿女在甘南大地上躬身而行,大打环境“翻身仗”,着力解决了突出环境问题,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2021年初,甘南州又在“全域无垃圾”的基础上,启动了以“全域无垃圾、全域无化肥、全域无塑料、全域无污染、全域无公害”为内容的“五无甘南”创建行动,拓展“环境革命”的外延和内涵,持续抢占生态文明制高点、打造绿色发展升级版。
  “打造‘五无’新甘南、实现绿色崛起,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是甘南融入现代化进程的‘突围之举’;是生态文明与人民期盼的高度契合;是乡村振兴与时代要求的深度融合。”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州委书记俞成辉表示。(下转二版)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