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近期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新冠病毒疫情防控及疫苗安全性有效性有关情况。
问:近期,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文要求核酸 检测结果全国互认。在核酸互认之后,下 一步会不会推进健康码的全国互认?
答:推动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全国互认的通知印发以来,各地迅速组织落实。有的地方创新探索一些互通互认的方式,进一步方便群众使用。比如,有的地方新增了查询外省市核酸检测结果,并上传到健康宝的功能,有的上线核酸信息的关联服务,有的还可以随时切换省内和全国的核酸检测数据库。这些做法都是为了方便群众,现在看进展顺利。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提高信息共享时效,优化完善健康码管理,更加便利群众的安全有序出行。
问:在当前疫情防控中,特别是应对奥密克戎 变异株引发的聚集性疫情,方舱医院发挥 了怎样的作用?
答:奥密克戎变异株的特点,就是传播速度快,而且是隐匿传播,非常容易导致在短时间内形成感染数量的激增和聚集性疫情。因此,在短时间内能够有足够的收治床位,能够做到感染患者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对于阻断社会传播的风险,及时救治病人,是非常必要的。同时我们要考虑,既要收治好新冠感染的病人,又要不影响日常医疗服务,因此,方舱医院就是一个重要的路径和选择。为此,我们在今年3月份发布实施的新冠肺炎九版诊疗方案当中特别明确了对于新冠感染者要进行分类收治,对于普通型、重症、有风险因素的感染者,收治到定点医院。对于轻型的、无症状的感染者,收治到方舱医院。通过分类救治,既保证新冠患者的救治工作,同时又要保障好人民群众正常的看病就医需求的满足。对于方舱医院的建设,我们对各地进行了部署和要求,首先我们要求各地要按照平急结合、应急优先的原则,依托现有的一些大型场馆,比如会展中心、体育场馆等,提前做好方舱医院必要设施的改造,比如包括水、电、卫生间、淋浴、通风等,这些改造要到位。同时我们也要求要布好网线,为信息化的管理提供支持。第二是要储备好相应的物资,比如床单元、医疗设备、医用物资等,方舱使用的物资要储备到位。第三是要准备好充足的医疗力量,而且医护人员、管理人员要经过培训,作为我们医务力量的储备,确保一旦发生疫情的时候,方舱医院能够快速地启用,做到阳性感染者的迅速收治。从整个实践的情况来看,方舱医院的使用不仅有效减少了对正常医疗资源的占用,最大限度降低疫情防控对正常医疗服务的影响,同时也保障了新冠患者的医疗救治工作,为统筹好疫情防控和正常医疗服务保障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问:我国的疫苗在预防感染、预防重症、预防死 亡方面的实际效果怎么样?
答:国内外大量的临床研究证据表明,新冠疫苗对防发病、防重症、防死亡的效果非常显著,而且加强免疫可以进一步提高保护效果。研究发现,对于完成全程接种和加强接种的18岁到59岁的感染者,由轻型发展为普通型的风险较未接种疫苗的感染者分别低63%和65%,由普通型及普通型以下发展为重症的风险分别低91%和94%。对于完成全程接种和加强接种的60岁以上感染者,由轻型发展为普通型的风险较未接种疫苗的感染者要低73%和82%,由普通型及普通型以下发展为重症的风险较未接种疫苗的感染者分别低89%和95%。可以看到,我们国家的疫苗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对新冠疫苗设定的标准,就是防发病、防重症、防死亡。
问:奥密克戎变异株BA.4、BA.5的特点如何? 对于现有的疫苗、药物以及检测试剂有何 影响?
答:病毒变异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尤其是对我们的防控策略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我们一直紧紧盯着新冠肺炎病毒怎么变异,时刻密切观察和监测,并且深入分析和研判。奥密克戎变异株BA.4、BA.5是奥密克戎早期变异株BA.1的基础上衍生而来。在传播力方面,根据已有研究数据发现,BA.4、BA.5的传播能力比奥密克戎早期变异株BA.1略有增强,R0值大概在9.5左右。在致病力方面,根据多国报道情况看,BA.4、BA.5感染者病情严重程度和奥密克戎早期变异株相比没有太明显变化,但是对老年人的威胁仍然很大,尤其是没有接种过疫苗的高龄老人感染BA.4、BA.5,发生重症、导致死亡的风险依然很高。现有研究表明,变异株对我们的核酸检测试剂影响不大,但是对于抗体药物是有些影响的。研究表明,疫苗接种对于BA.4、BA.5引起的肺炎、重症和死亡依然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问:同源加强免疫和序贯加强免疫在保护效果 方面有什么差别?
答:新冠病毒疫苗大规模接种以来,在全程基础免疫后,随着时间的延长,再加上病毒的不断变异,对感染、发病、重症和死亡的保护效果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是进行加强接种后,不管是采取同源加强接种,还是序贯加强接种,都能够大幅度提高保护效果,对于预防发病、重症和死亡的保护效果更加明显。因此,加强针的接种是非常必要的。我们国家经过充分研究论证,已同时开展了同源加强接种和序贯加强接种,目前我们开展的序贯加强接种主要是在两剂灭活疫苗基础上接种已经获批使用的重组蛋白疫苗和腺病毒载体疫苗。
问:为什么在打完疫苗之后还会出现感染?有 一些感染后的康复者还会再次感染?
答:为何有突破性感染呢?第一,新冠疫情发生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大规模开展核酸检测成为可能,显著提高了突破性感染的检出率,其中包括大量的无症状感染者对于管控传染源很有意义。第二,新冠病毒本身容易发生基因变异,产生的奥密克戎变异株病毒与上呼吸道细胞受体亲和力增加、传染性强、潜伏期更短,对中和抗体的抗病毒作用也产生一定影响,这些因素也造成突破性感染的发生。第三,突破性感染与新冠病毒通过人体呼吸道途径感染有关。因为在人体上呼吸道(包括口、鼻、咽、喉)和下呼吸道(包括气管、支气管、肺泡)黏膜均含有病毒,这种情况下,人体是否打过疫苗就有很大的差别。疫苗产生保护性的抗体和免疫细胞,不过这些抗体和免疫细胞难以聚集在口腔、鼻咽喉、支气管等呼吸道的黏膜表面,所以仍然会被病毒感染。打个比方,打过新冠疫苗的人因为体内有特异性抗病毒免疫能力,虽然有病毒感染,但是病毒主要局限在呼吸道黏膜表面,即使病毒进入血液中,也很快会被体内特异性抗体和细胞免疫消灭掉,难以形成“大气候”,所以突破性感染的人,绝大多数表现为无症状和轻症,少数为普通型,临床上发生重症病例极少;而没有打过疫苗的人就缺乏这种保护能力,病毒大量复制,进入血液的病毒就不易清除,到达其他脏器而发病,尤其是高龄的老人发病的危险性大大增加。因此,虽然打过疫苗仍会有病毒突破,但是接种疫苗还是有显著保护作用的,能够防发病、防重症和防死亡。不能因为有突破感染,就认为“打疫苗防不了感染”,这个观点是不正确的,也是不科学的。另外,以前得过新冠肺炎的病人,也可能被新冠病毒再感染,其中的道理与突破性感染都是类似的。
问:对于长期居家极少出门的高龄老人来说, 接种疫苗有必要吗?
答:长期居家、极少出门,并不意味没有感染的风险。在家里,老年人要和家人接触,在养老机构要和服务人员接触,尤其是奥密克戎变异株目前是流行的优势株,其特点是传播速度快、传播强度大、传播过程隐匿,与之前的一些新冠病毒相比,一旦有了传染源的时候,发生感染的风险在增大。国家一直在倡导老年人接种疫苗。在各方的努力下,目前老年人接种率有了较大提高,尤其是有一些高接种率地区,高龄老年人接种率已经超过了90%,但是我们也看到,有些地区接种率较低,高龄老年人接种率还不足70%。一旦有新冠病毒的传播或流行,没有接种疫苗的老年人,尤其是高龄老年人患重症乃至发生死亡的风险依然很大。 (摘自《甘肃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