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2版:甘南日报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以建为基 人居环境持续向好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22年09月08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经济 文化 加速度


  生态建设成效显著。临潭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全力打造“五无甘南”新名片,绿色发展蹄疾步稳。百日攻坚提升、“净美临潭奔小康”等专项整治行动扎实开展,一批长期影响城乡环境面貌的顽症痼疾得到彻底解决,擦亮了临潭颜值,重塑了临潭形象。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全面开展,替代率达100%。“禁塑”成果持续巩固。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深入实施,“河(湖)长制”全面推行,城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新城、冶力关污水处理工程建成运行,医疗废弃物处置严密监管,大气、水体、土壤环境质量优良比例保持稳定。“三品一标”认证加快推进,临潭当归、大黄顺利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评审。退耕还林还草、草畜平衡牲畜核减、天然林保护等重大生态工程全面实施,有效管护天然林面积33.8万亩,完成新一轮退耕还林10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7.4%。中央和省州环保督察各类反馈问题整改有力有序推进,新城王家山石膏矿等矿山地质环境与生态恢复治理工程全面完成,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扎实推进“两线四点”工程,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迈出坚实步伐。投入资金近20亿元,实施重点文化旅游项目100多个,冶力关景区内部连接道路、甘南乡村振兴大讲堂、彩色旅游公路、古战大景区基础设施等重大项目相继建成,文化旅游基础设施条件全面改善。乡村旅游快速发展,“一十百千万”工程深入推进,美丽乡村串珠成链,冶力关大景区精彩绽放,“青藏之窗?冶力之舟”“关驿”等精品民宿脱颖而出,池沟庙沟农家乐集群、庙花山花庐田园综合体、古战花海等新业态不断丰富,旅游人数、综合收入位居全州第一。文化事业繁荣发展,荣获“中国文学之乡”荣誉称号。“万人拔河”“龙神赛会”成功申遗。“尕路田大房子”继洮州卫城、磨沟遗址后成为全县第三个国保单位。全省乡村旅游大会、藏地传奇自行车赛、全国诗歌大赛暨著名诗人甘南行采风等重大会议和赛事活动先后成功举办,20多个省份和省内市州县乡党政考察团多次来临潭学习观摩,“魅力临潭?生态家园”“青藏之窗?甘南之眼”叫响全省、享誉全国。
  ——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十三五”期间投入资金43.3亿元,实施交通水利、教育卫生等各类建设项目227个,城乡面貌更加靓丽。东环小区棚户区改造、县城集中供热二期等重大项目相继建成,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有效提升。卓合高速、武山至碌曲二级公路临潭段全面开工建设,G248线红桦山、大岭山隧道顺利贯通,居民出行更加便捷。改扩建农牧村公路460公里,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760公里,建制村通畅率达100%。中部片区供水工程正式启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扎实推进,建制镇由3个增加到11个,城镇化率达37%,比“十二五”末提高6.6个百分点。深入实施“三大革命”,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成效显著,老旧小区改造和农牧村改厕扎实推进,城乡面貌和人居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坚持招大引优,23个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实施,完成投资12亿元,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引擎和重要支撑。
  十年成就来之不易,高质量发展信心十足。临潭将高质量书写乡村振兴“文章”,倾力打造美丽乡村“临潭样板”,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时代特征、临潭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高质量书写生态文明“文章”,奋力跑出绿色崛起“临潭速度”;高质量书写区域协调“文章”,全力提升城乡发展“临潭品质”,力争城乡面貌持续提升。
  十年成就来之不易,产业发展任重道远。临潭将以培育壮大“三大产业”、以打造全州全域旅游“示范区”为目标,培育壮大文化旅游业,全力打造独具魅力的全国一流乡村旅游目的地;以打造全州现代农业“引领区”为目标,培育壮大特色农牧业,全力打造全州一流的绿色无公害蔬菜、农牧产品精深加工大县;以打造全州服务产业“集聚区”为目标,培育壮大现代服务业,全力打造领先全州的现代服务业高地。
  拥抱新时代,展现新气象,干出新作为。临潭县正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奋斗者的心态、追梦人的状态,统筹推进党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全力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