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满辉
她40年如一日,在幼儿教育岗位上,不忘初心,为孩子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她40年如一日,从幼儿教师到幼儿园园长,以爱育爱,一丝不苟优化教师队伍改进办学理念。 她40年如一日,潜心幼儿教育工作,砥砺前行,让甘南的幼儿教育从起步发展到省级示范。 ——她就是甘南州幼儿园园长南瑞霞,她是孩子们心中和蔼可亲的园长奶奶,她是教职工眼中勇于担当的主心骨,她也是同事们身边团结友善的好大姐。 “我儿子上州幼儿园的时候,就是南瑞霞在当副园长。现在我孙子上幼儿园了,南瑞霞还在当园长。”这虽然是一个退休老人调侃的话,但也从侧面说出了南瑞霞在甘南州幼儿园四十年如一日的工作状态。 甘南草原上的育苗人 守最初的心,走最坚定的路。 1982年,刚刚年满18岁的南瑞霞,从兰州师范学校幼师班毕业,为了回报自己的家乡,也为了圆上自己的幼教梦,她放弃了留在省城兰州的机会,毅然决然地来到了甘南,在甘南州幼儿园任教育苗。 当时,甘南的幼儿教育刚刚起步,孩子不上幼儿园就可以直接上小学,很多家长也都不愿意让孩子上幼儿园,而且各级部门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州幼儿园的师资力量也很薄弱,软硬件设施都比较落后。 “甘南州幼儿园当时叫合作幼儿园,后来才改名为甘南州幼儿园,当时幼儿园只有两排平房,教师只有14名,而且非幼教专业的教师居多。”南瑞霞说,“当时我们幼儿园只有大、中、小三个班,而且每个班的孩子也不多,由于我是幼教专业的,刚来到幼儿园任教就带大班,当时对我来说既是挑战也是动力。” 由于对幼儿教育的热爱,南瑞霞在教学过程中,始终遵循“以爱育爱”的理念,善待每个孩子,把爱心、细心、耐心贯彻于整个育人过程中。 当时幼儿园资料和玩具、教具极其缺乏,市场上只有大龄孩子的教具和玩具,购买的财力也有限,南瑞霞就和同事们反复探讨交流,利用休息时间搜集资料、绘制插图,经常加班到深夜,经过不懈的努力,南瑞霞他们编写出了适合甘南地区幼儿特点的语言、计算、音乐、常识和美术教材,制作出了适合幼儿的玩具和教具。 “当时的幼儿园条件艰苦,对来园的幼儿,我们可以说是既当老师又当父母。”南瑞霞回忆说,“当时幼儿穿的都是开裆裤,也没有现在的手纸,上厕所后屁股擦不干净,小孩子经常会把大小便蹭到凳子上,我们都会利用课外时间经常清洗。” 在担任大、中班带班教师时,南瑞霞利用园里仅有的几架幼儿手风琴,办起了幼儿园里第一期手风琴班,并自编了幼儿手风琴教材,后被甘南州各县幼儿园借鉴学习。 作为甘南草原上的育苗人,作为孩子们人生中的入门教师,南瑞霞和同事们虽然艰辛,但看着孩子们纯真可爱的笑脸,她们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日子一天天过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全社会对幼儿教育也慢慢重视起来,甘南州幼儿园也终于迎来了新的春天。 和幼儿教育一起成长 “我是和州幼儿园一起成长起来的。”南瑞霞说。 寒来暑往,孩子们一批批地从幼儿园毕业进入小学,长成大人步入社会,南瑞霞却一直在幼儿园默默耕耘,为社会育苗,为孩子铺路。 由于幼儿教学工作成绩突出,1994年南瑞霞被上级部门任命为甘南幼儿园副园长,分管教学工作。 工作岗位变了,职务变了,南瑞霞肩上的担子也重了,责任也更大了。当南瑞霞要面对全园上百个孩子和家长的时候,就再也不是带一个大班那么简单的事情了。 “爱子心切,人人有之。有时,有些家长会为孩子在幼儿园抢不到玩具,来找我反映问题;有些家长会为孩子在园里磕了一下,而找我讨要说法;有的家长还会为了排节目时老师没让他的孩子站在显眼的位置,而讨要说法。”南瑞霞说,“每到这时,我只能平心静气地向家长解释原因,同时提醒老师们也要多站在家长的角度看问题,做到换位思考。” 幼教工作看起来简单,用很多家长的话说,幼儿教师就是哄孩子。但是真正要办出特色,让幼儿全面成长,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教、学、研多方结合,全面提高,才能真正办好幼儿教育。 幼儿教育在社会上越来越重要,州幼儿园也在不断发展,幼儿和教师数量也在逐年增加,老旧的幼教模式已经不适应新时代的发展。 “我被任命为分管教学工作的副园长后,就如何办好幼儿教育,我和同事们多方学习和研究,从幼儿教学、课题研究、培养教师等多方面改进和提高。”南瑞霞说。 为了提高办园质量、培养年轻教师早日成才,南瑞霞在教师中开展“争创学”“师带徒”“一课三研”等教学研究实践活动,把当时最先进的管理引进到保教工作中,帮助青年教师由传统型教师逐步向研究型教师发展。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提高办学质量的同时,通过不断努力,培养了省、州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15名。在近几年的全州幼儿教师技能大赛中,州幼儿园教师每年囊括所有领域的一等奖,国家级、省级课题结题11项,正在实施4项,起到了以教促研、以研促教的作用。 从幼儿教师到幼儿园管理者,从简陋单一到全面成熟,从不断探索到自成体系,南瑞霞始终认为,支撑她前行的动力就是对孩子们的爱和对幼教事业的执着追求。 让教育插上腾飞的翅膀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州幼儿园的发展史,也是南瑞霞的成长史,沾满泪水、欢笑、艰辛、喜悦的串串脚印,无不印证着甘南州幼儿园从小到大、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发展历程。 2003年,南瑞霞被任命为州幼儿园党支部书记、园长。 在南瑞霞和州幼儿园全体教师的不断努力下,州幼儿园教学软硬件设施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幼儿教学质量也有了质的提升。 2001年,甘南州幼儿园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机遇,上级部门要拨款开建州幼儿园教学楼,历经三年多,2004年教学楼终于建成并投入使用。可是,当时的建设资金不足,南瑞霞到各部门奔走,多次争取项目资金,教学楼建成投用后十年,州幼儿园才还清建设缺口资金。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始终是我们的使命与责任。”南瑞霞说,“自从担任园长后,我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我们研究制定出了《教师工作手册》,整理了教师和幼儿档案,修订了《幼儿园规章制度》,设计制作了《幼儿家园联系册》,层层分配工作,团结协作,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在爱的感召下,南瑞霞在州幼儿园努力实现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逐年提高保教质量,多次在州教育局党委年度考核中获得第一名。 回望过去,耕耘者无悔;面向未来,攀登者无惧。 40年来,共有5000多名孩子从州幼儿园起步。40年来州幼儿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学场所从两排平房变成了5768平方米的三层综合教学楼,从只有三个班30多人发展到现在的十二个班415人,师资力量也从当初不专业的14人发展到现在全部有幼儿教师资格的48名教职工。南瑞霞也从18岁风华正茂的花季少女变成了年近六旬的园长奶奶,她和州幼儿园一起为甘南草原潜心育苗四十年,四十年来她的工作平凡而充实,无怨无悔。 在南瑞霞的带领下,甘南州幼儿园2017年被评为“甘肃省示范性幼儿园”,南瑞霞先后获得甘肃省“园丁奖”、特级教师、全州劳模等多项荣誉。为了更好地发挥省级示范园的辐射带动作用,南瑞霞多次带领班子成员和骨干教师前往八县市幼儿园指导环境创设和保教工作,促进全州幼教事业普惠优质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