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2版:甘南日报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新闻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22年09月14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赵晓丽


图说
  连日来,迭部各学校提前谋划、全面落实,研究部署疫情防控、师生返校交通安全、环境卫生整治等各项工作。对教室、办公室、卫生间、走廊、操场等公共区域进行全方位消杀,同时对校园内的枯枝烂叶、生活垃圾等进行了彻底清理,营造有温度的校园。
   赵晓丽 摄影报道
  (上接一版)
让更多学生接受高质量的教育
  步入新时代,甘南教育更加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担负新使命,满足新期待。
  立足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困而失学、不让一个家庭因供学生上学而返贫的目标,我州严格落实各类保障政策,加强精细化管理,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优质教育资源迅速扩充,让城乡孩子都能享受优质公平的教育资源。
  “从小到大,我的求学之路都比较顺畅,因为享受到了很多国家资助。2019年,我从舟曲来到了州府合作,考入了心仪的高中。”合作藏中学生杨仁过说。
  我州从难点热点入手,深度对接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迫切需求,改善教育工作达到新水平。
  十年来,投入1.67亿元进一步改善普通高中办学条件,优秀初中学生考取优质高中的机会增多、渠道更加顺畅,高中教育质量稳步提高,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5.98%,提高了28个百分点。通过高考“双记总分”改革,累计有4661名双语类学生进入普通院校,在此基础上,实施了少数民族紧缺人才藏区专项招生计划,在省内普通高校首次单列了双语类专项计划,实施“千名人才培养计划”以来,定向培养双语类政法、师范、医学、理工、农林畜牧、水利、文化、旅游紧缺人才3927名。高考录取人数从2012年4772人增加到2021年的5757人,2021年高考录取率达到91%。
让每一个孩子拥有一技之长
  “陈老师,我还想过来跟您多学几招绝技。”前不久,甘南州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陈老师接到一个电话。远在大山里的学生,向他表达了创业开汽车维修厂的想法。
  三年前,舟曲县东山镇下湾村的杨文光在甘南中等职业学校完成了为期两年的学业。回到村里,他凭借手艺,开了汽车维修厂。短短一年,他尝到了“手艺饭”的甜头。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十年来,我州整合资源,聚焦发力、改革推动职业教育加快发展,制定《甘南州职业教育“一州一校”建设规划》和《甘南州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5年—2020年)》,科学谋划了我州职业教育发展蓝图。近年,投入职业教育经费4.1亿元,有力推动了职业教育加速发展。整合甘南师范学校、甘南州畜牧学校、甘南州藏族综合专业学校,按照高职院校规格新建了甘南州中等职业学校,2019年新校区建成招生。
确保每一个孩子不掉队
  2017年秋季刚开学,玛曲县第二寄宿制藏族小学五年级班主任周毛草发现,家住曼日玛乡智合桃行政村的学生才让吉还未报到。几经联系,得知该生想为家庭减轻负担,辍学在玛曲县步行街一家咖啡馆打工。
  了解情况后,玛曲县第二寄宿制藏族小学、曼日玛乡政府和村组干部通过电话、走访等形式反复劝说。最终,才让吉回学校就读。
  十年来,面对农牧区部分适龄儿童少年长期失学辍学的历史性难题,州委州政府扛起教育扶贫的政治责任,举全州之力打响了控辍保学攻坚战,州县乡校四级联动,5624名失辍学生全部走进校园接受义务教育。在较短时间内消除了制约教育扶贫和教育事业发展的最大难点、最深痛点。
  我州把扶贫助学作为凸显教育公平、助推精准脱贫的民生工程来抓,建立起从学前教育开始的全链条贯通、全覆盖保障资助政策体系。2012年以来,投入各学段助学资金36.51亿元,15年免费教育基本实现。落实义务教育保障新机制政策,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保障水平大幅提升,全州学生吃上了营养早餐,尤其是寄宿制学校实现了“包吃、包住、包学习”,寄宿生生活补助从每生每年1200元提高到2200元。
  人民教育,甘南答卷。一张张笑脸,因为教育改革释放的惠民红利而绽放。每一项有利于老百姓、有利于教育事业良性发展的改革举措,无不深刻体现着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坚定初心。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