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大力 长江和黄河的精彩邂逅、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热情拥抱、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的美丽碰撞、民俗文化和宗教文化的有机融合,塑造了甘南别具一格的文化底蕴。十年来,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的甘南传统文化在保护、传承中发展,在各族群众的生活中焕发出迷人光彩。 2022年6月,以“连接现代生活 绽放迷人光彩”为主题的全省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主会场系列活动在张掖开幕。活动现场,非遗项目织锦带传承人现场演示织锦技艺,吸引了众多群众驻足观看。甘南展厅特色浓郁,陈列了洮砚、唐卡、青稞酒、藏医药、织锦带、藏香、藏文书画、民族乐器等20种270余件非遗产品,展现了甘南非遗工作的丰硕成果。群众观赏震撼人心的非遗展演,品尝甘南青稞酒,聆听非遗音乐龙头琴弹唱及甘南藏族民歌。 近年来,我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遗保护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工作方针,着力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水平。目前,全州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13项、项目代表性传承人8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49项、代表性传承人51人,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192项、代表性传承人334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518项、代表性传承人863人。全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以代表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为抓手,传承实践日益活跃,工作队伍不断壮大,进入了巩固保护成果、增强传承活力的新阶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更深更广地融入甘南各族干部群众的生产生活,焕发出全新的光彩。 ——“出去大门入山林,红心柳的一张杈;我把乡亲都劝挂,多人伙里嫑站下;行程不要瞒昧下,害了个人害大家;核酸检测做给挂,疫情防控责任大;大家齐心一挂抓,群防群控不害怕……”传唱了数百年的临潭“花儿”在疫情防控宣传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党和国家的政策宣传让群众“爱听还听得懂”。 (下转二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