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 随后,报社加快采访设备“改造升级”步伐,给记者每人配备一台“尼康”单反相机。如今,记者的背包越来越沉,装备越来越高端。记者的采访“装备库”里,有笔记本电脑,有用于视频拍摄的无人机、VR摄像机,有直播机……遇到突发新闻,记者拿起装备就开始直播,充分体现了新闻的快捷和时效。 一大早,编辑就在电子邮箱中筛选稿件,在采编系统中将稿件投向指定版面。新闻稿件投递方式的变迁折射出《甘南日报》紧跟时代发展的时代节拍。记得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在农牧区从事新闻工作的通讯员,只能通过邮局向《甘南报》邮寄稿件,10天半月才可见报。后来,大部分乡镇机关开始有了传真机,新闻稿件可以通过传真发送到报社,缩短了新闻稿件传递周期,新闻信息以很快的速度与读者见面。在手机、电脑普及,网络盛行的今天,即使在甘南草原的最基层,农牧区的新闻工作者不再为信息的传递发愁苦恼,电子邮箱、微信传稿可以解决所有问题,新闻信息实现次日见报。 采访工作从纸、笔、相机三件套,到这几年新器材、新设备越来越多;新闻稿件从当天的新闻隔天出,到实时报道、多媒体呈现,体现的是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积极拥抱新科技,努力与新媒体进行深度融合。十年来,《甘南日报》守正创新,融媒体出新出彩。自从进入新媒体时代,《甘南日报》这个传统媒体在发展大潮中蝶变,浴火重生,努力实现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全速驶入微信、视频、APP、抖音火力全开的时代,报纸不但从“四开小报”改版“对开大报”,版面实现彩印,印刷实现激光照排,《甘南日报》(藏汉文版)与藏汉文网站、手机报、微信公众号、微博、手机客户端、数字报等新媒体形成了目前地市级媒体新闻形式和载体的“矩阵化”。特别是《甘南日报》微信公众号开通后,新闻传输更是变得快捷,网络新闻成了人们了解甘南农牧区变化的主要媒体,甚至辐射到全国乃至全世界,让全国、全世界了解甘南,了解“五无甘南·十有家园”的甘南农牧民群众的美好幸福生活。 十年来,和时代同步,《甘南日报》已进入融媒体时代,展现出了无穷魅力。但,变化的是形式,不变的是初心。作为《甘南日报》的记者,我心中的十年,是新闻媒体进入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的十年;是踔厉奋发、勇于改革创新的十年;是和自治州发展同频共振、讴歌新时代的十年。我相信,甘南在努力打造“五无甘南”、着力创建“十有家园”,加快建设青藏高原绿色现代化先行示范区的伟大征程中将日新月异,更加幸福美好,我们媒体人也将在融合和创新发展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