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喜迎二十大 记者 杨占喜加草
全国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开展以来,我州公安部门重拳打击突出违法犯罪,大力整治社会问题,聚焦人民群众关切期待,掀起了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热潮,全力营造平安、和谐、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 周密部署 稳步推进“百日行动” 州刑警支队制定行动方案,细化各项重点任务,明确行动工作要求,量化责任清单,落实责任到人,抓实工作措施。根据“百日行动”开展情况,适时召开推进会,对工作中存在问题及时研究讨论,形成战斗合力。专项办实施“挂图作战”,将战果数据每周上图进行量化标注,及时跟踪督导各县市落实情况,各项任务进度一目了然,统筹推进专项行动取得质效。 精准施策 严打电信网络诈骗犯罪 积极研判电信网络诈骗的新趋势、新动向,对“电诈”案件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期间共破获电诈案件48起,破案率同期上升300%。合作市公安局主动适应违法犯罪新形势新变化,严打电信网络诈骗新型违法犯罪,于8月7日成功打掉1个网络“套路贷”诈骗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11人,现场查获作案工具台式电脑2台、笔记本电脑2台、手机10部、银行卡2张。夏河县公安局坚持“疫情防控、破案打击”两手抓两不误,破获1起涉案金额为12.5万元的电信诈骗案件,成功抓获犯罪嫌疑人3名,及时追回被骗资金。 紧盯民生 坚持快侦快破快挽损 行动以来,共破获“传统盗抢骗”案件16起。卓尼县公安局坚持“小案快破、盗案多破、有赃即追”的原则,认真梳理研判盗窃发案形势特点,紧盯流窜性、系列性、团伙性盗窃犯罪活动,精准打击破获系列盗窃案4起,抓获4名流窜作案犯罪嫌疑人。迭部县公安局聚焦犯罪链条关键环节,在侦查破案的基础上持续跟进,克服困难,积极协调多个省内外办案单位和金融机构,全力为电信诈骗案件受害人追赃挽损31万余元并全额返还,获得群众高度赞誉。 主动出击 零容忍打击性侵犯罪 出硬拳保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进一步强化线索发现、强化案件侦办,行动期间破获4起性侵案件(3起现案现发现破、1起积案)。玛曲县公安局于8月22日成功破获1起性侵积案(2014年发案),抓获犯罪嫌疑人1名,完成省厅挂牌督办性侵积案目标任务案件;碌曲县公安局于案发5日内快速破获1起猥亵儿童案,抓获犯罪嫌疑人2名。 消除隐患 严打涉枪违法犯罪 强化涉枪线索排摸,广辟线索来源,确保打击涉枪行动走深走实。舟曲县公安局破获1起涉枪案件及时消除社会隐患,7月26日,舟曲县公安局成功破获1起非法持有枪支案,查获自制火枪2把,抓获犯罪嫌疑人1名;临潭县公安局破获1起非法制造枪支案、1起非法持有枪支案,查获自制火枪2把,抓获犯罪嫌疑人2名,均已依法采取强制措施。 深化宣传 警民携手共筑防线 行动以来,全州公安刑侦部门结合 “百日行动”各项重点任务,扎实开展“喜迎二十大 忠诚保平安”宣传月活动,形成覆盖县、乡(镇)、企、学、村、社多层面宣传体系,达到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人员全覆盖、宣传对象无遗漏。临潭县公安局行动期间共走访单位71个,乡镇16个,村社171个,宣传会200余场,签署责任书100余份,发放宣传单50000余份,悬挂宣传横幅60余条,播放宣传视频500余场次,现场安装认证“国家反诈中心APP”4223人。 截至目前,全州公安刑侦部门共破获办各类刑事案件69起,破案率比去年同期上升5.39%,追回经济损失400余万元,紧急止付8000余万元,提升了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有力维护了社会治安大局稳定,为我州社会持续稳定向好、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了良好氛围。 (上接一版)通过“党委书记上党课”系列宣讲活动,对各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高站位谋划、高标准推进,组织实施乡村振兴“岗位大练兵、业务大比武”等活动,要求党员干部、驻村干部、村组干部等全员参与,立足岗位缺什么、补什么,差什么、练什么目标要求,相关人员履行岗位职责所需能力有机结合,把推进动态监测帮扶、持续产业发展、促进务工就业、实施乡村建设、开展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和特困群众关爱服务内容纳入练兵科目,不断提高干部的工作能力。 镇党政班子积极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和党的组织路线,紧盯顽瘴痼疾,深挖问题根源,采取非常之举,扭转社会乱象。紧抓基层组织换届的有利时机,加大整顿力度,从配强配齐村级“两委”班子入手,将党性原则强、理想信念坚定、懂藏汉双语、熟悉当地情况、群众信得过、会做群众工作的能人干将选到村“两委”班子,在制定村级发展规划、实施项目建设、发放惠农资金、调解邻里纠纷、打击偷牛盗马等工作中,引导村干部发挥积极作用,逐步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并带领群众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2021年底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20余万元,分红100余万元,户均增收1000元以上,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村“两委”班子已经成为群众心中的“领头羊”。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用发展的办法突破发展中的瓶颈,才能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尼巴镇党政干部认识到,“尼江”问题是“因贫生乱”的典型,解决问题的核心在于发展。 多年来,尼巴镇紧抓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政策机遇,超前谋划、主动作为,从解决交通、水利、住房等难题入手,补齐公共服务短板、完善生产生活设施、加快特色产业发展,全镇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实现了较快发展,农牧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农牧民群众内生动力和发展劲头更足,农牧民增产增收步伐明显加快。 2018年底,尼巴镇2个贫困村退出贫困村序列,2020年底所有贫困户已实现全部脱贫,标志着尼巴镇脱贫攻坚工作完美收官。2021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825元,比全州人均高1693元、比全省人均高1481元。 在州、县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镇党委、政府整合各项资金,分别为4个行政村注册成立了村集体经济组织,总投资3548.18万元,通过购买经营性房产建立种养殖合作社等作为加快脱贫步伐的重要举措,为实现稳定脱贫提供了有效支撑。 尼巴镇“跳出草山谋发展”,还因地制宜地开展了职业技能培训,综合运用劳务输出、居家灵活就业、创业带动就业、公益性岗位安置“四种方式”,进一步促进转产就业,打开了“人人有技术、家家有财路”的致富增收新局面。 如今,尼巴镇经济社会发展基础更加厚实,维护稳定的阵地更加坚固,辖区群众一心求稳定、全力谋发展,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了致富增收上,乡村旅游业和特色农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牧家乐”“藏家乐”已成为当地群众增收新的致富增收点,食用菌种植、青稞油菜加工等产业已经成为新的业态。 “生态兴则文明兴”。只有生态环境改善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才会增强。 如何改变老百姓“捧着生态金饭碗、过着贫穷苦日子”的现实窘境是尼巴镇自始至终一直思考的问题。 尼巴镇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持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全面推进超载牲畜核减工作,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依法严厉打击乱采滥挖、乱砍滥伐、无证开采等违法犯罪行为,使尼巴绿色发展的生态环境“家底”更加殷实、更加可持续。 同时,在纵深推进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中,发动各族干部群众投身“环境革命”主战场,引导农牧民群众转变原有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创造和拥抱先进文明与和谐现代生活。如今尼巴镇天蓝、地绿、水清、环境美的美好生活让群众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党和国家好政策带来的幸福感。 从践行群众路线调处化解“尼江”问题,到坚持精准方略打赢脱贫攻坚战,再到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尼巴镇把为民初心变为了跋山涉水的具体实践,群众笑脸成为了他们工作成效的生动体现。 如今,尼巴镇清澈的车巴河静静流淌,鲜红的党旗迎风飘扬,美丽的村庄安定和谐,党员群众正携手向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奋斗目标昂首迈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