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3版:甘南日报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我州干部群众热议二十大报告中的“最深印象”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22年10月20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甘南梦


  (上接一版)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服务人民群众永不止步。新时代十年,国家建设取得了极不平凡的历史性成就,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句话让我太有感触了。”67岁的退休干部、老党员杨景华说:“当年我们就是怀着这个美好的愿望和目标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现在虽然退休了,但还是要充分发挥余热,为建设美好幸福家园添砖加瓦。”
  金秋十月,甘南进入74万儿女共享二十大时光的盛大日子。从州级主流媒体到县市融媒体再到自媒体,从农牧村到城市,从社会团体到机关单位……听报告、议报告、说变化、谈期待,每一个怀着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甘南人都沉浸到“二十大时光”之中。
  “党的好政策,让我们过上了幸福美满的新生活。”面对镜头,这样的话语道出甘南各族干部群众的共同心声。二十大描绘的美好前景,激发起甘南74万儿女的信念豪情。正如报告中提到,我们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十年来,我们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一是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奋斗赢得的历史性胜利,是彪炳中华民族发展史册的历史性胜利,也是对世界具有深远影响的历史性胜利。”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阐述的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引发甘南各族干部群众的强烈共鸣。这种共鸣,源自参与这一伟大变革的自豪感。
  过去十年,甘南州成功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民族团结创建全覆盖;实现了4.5万平方公里全域旅游无垃圾目标;全面打造“五无甘南”,乡村生活垃圾收运设施覆盖率达到100%;累计投资167.3亿元,建设生态文明小康村1903个,覆盖全州64%的自然村,成为率先推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被国家列为改革开放40周年甘肃唯一典型案例宣传推广;全州16个村荣获全国美丽乡村等荣誉称号,位居全省第一;改造棚户区5.4万套、老旧小区9157户,城镇公共服务和综合承载能力明显提升;打造文化旅游“一十百千万”工程,建成17个文化旅游标杆村和103个全域旅游专业村;全州公路总里程由7705公里提升到8548公里;省州93件民生实事全部落实;建设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142474套,基本建成137339套……这份为实现“甘南梦”的十年“小考”合格答卷来之不易。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新时代的伟大成就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这些被盛赞为“直抵人心的金句”,74万甘南人民参与了点赞接力。
  “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74万甘南儿女坚信,在“二十大时光”里,甘南必将让发展更有“温度”、让幸福更有“质感”,让老百姓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当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撸起袖子加油干,一步一个脚印把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付诸行动、见之于成效。
  回望百年辉煌,我们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就是对“辉煌”的最好注脚。新时代十年,甘南在不遗余力推行基层社会治理、打造“五无甘南”创建“十有家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建设生态文明小康村、创建文化旅游“一十百千万”工程、加快建设青藏高原绿色现代化先行示范区等重大举措中,全州各族儿女始终昂扬向前,汲取向上向前的力量,主动投身甘南建设,努力书写甘南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共享二十大时光,每一个甘南人都是新时代的奋斗者,是“甘南梦”的实现者。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