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蓥丽
风雨百年,沧桑巨变。不变的是共产党人对初心的坚守、对使命的担当;在二十大代表中,我被三个名字中带有“梅”字的女性代表所吸引,被她们的事迹所感动;因为她们就像无论刮多大的风、下多大的雪都能毅然绽放的梅花;像不在春季盛开,不与百花争芳斗艳,而选择开在寒冬的梅花;像越是冷,它开得越是旺,任由风吹雪落,都不能改变其孤芳自赏的梅花,绽放在九千多万党员之中。 燃灯校长——张桂梅:照亮大山女孩的梦想。“我要把她们送出大山,飞得高高的,飞得远远的,学好学成之后回来。”扎根边疆教育一线40多年的张桂梅,曾目睹许多女孩因家庭贫困等原因辍学,萌生了创办一所免费女子高中,要将山里的女孩子全部走出来读书的梦想。2008年在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帮助下,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落成开学。建校十余年来,张桂梅一直坚持住在学生宿舍,时刻关心着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如今,翻山越岭的家访已越来越艰难,因患有严重风湿病,她的双脚肿得连穿鞋都困难,有时疼得只能坐轮椅,但她仍然坚持着。 “当选党的二十大代表,让我感到无比光荣,又责任重大。我们要坚持做高山峡谷里的‘灯盏’,照亮孩子们前行的路,为党和国家培养更多人才,让党放心,让老百姓满意。”我相信这句话最能代表张桂梅对教育和孩子们的殷切关心。我要向张桂梅同志学习甘为人梯、乐为基石的奉献精神,学习追求学术锲而不舍、求真务实的精神,以脚踏实地、坚持不懈的干劲为民解忧,做到始终心系党、心系国家、心系群众。 诚信之星——路生梅:扎根黄土高原,医者仁心写大爱。“我就是个医生,我踏踏实实给别人治病就可以了,帮助病人、安抚病人,这任务没有退休年龄,我还要继续做。”1968年24岁的路生梅响应国家号召,从北京第二医学院毕业后,就来到了黄土高原,成为一名乡村医生,一干就是50年。曾经有很多次机会可以离开这个艰苦的地方回到城市,但她都拒绝了,她说“我们那一代人,就是没有打退堂鼓的作风,既然你已经向学校承诺了服从祖国分配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再难我也要坚持下去。” “当选党的二十大代表,觉得幸福又激动,我会继续做好义诊工作,我有决心把自己最后的时光献给医疗事业,生如火花,把自己的光和热发挥到极致。”也正是这份坚持成就了今天的路生梅。作为90后年轻干部的我,当向路生梅同志学习,坚持凝心铸魂,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把自己切切实实融入到基层工作当中去,融入到为人民服务事业中去,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 勇担使命——张锦梅:扎根高原三十载,只为满城花香来。“我参加工作的时候,西宁的南北两山都是光秃秃的,年年栽树不见树。我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家乡缺林少绿的面貌,成为我一生的追求,十年不行,再来十年,找对路子,总是能把林子造活。”烈日灼晒、寒风凛冽,张锦梅平均每年在野外作业超过200天,足迹踏遍青海、甘肃等地的悬崖峭壁,寻找濒危丁香品种;同时,通过上千次试验、改进、创新丁香培育方式和技术。在张锦梅和团队的努力下,西宁建成了全国唯一的丁香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每到初夏时节,高原古城西宁处处绽放绚丽多彩的丁香。 “当选党的二十大代表,我感到责任重大,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利用青海丰富的植物资源,开展资源调查、品种收集、适生品种筛选、繁育推广技术等工作,让绿色成为高原最美的底色。”相信张锦梅也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共产党员的最美底色。身在西北地区的我,更要学习张锦梅同志对党忠诚、信念坚定的政治品格,敢于担当、锐意进取的实干精神,甘于奉献、鞠躬尽瘁的高尚情操,把老百姓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把党和人民的事业当成不懈的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