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马保真
站在首曲黄河第一桥上,看着“长河落日圆”,波光粼粼的黄河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转身”而去,留下曼妙身姿。甘南的美,翻越了青藏高原,走向了大江南北,流进每一个抵达这里的人心中……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座谈会上,习近平提出一个重大国家战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甘南州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驰而不息,久久为功,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牢固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发展观,切实扛起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的重大使命,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美好新甘肃贡献甘南力量。 以整改彰显生态报国的甘南担当 随着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对生态环境开展现场督察,提出反馈整改意见,甘南州委、州政府迅速行动,结合督察提出的问题和隐患,以“壮士断腕、抓铁留痕”的工作决心,精心安排部署,强化责任落实,坚持精准整改,整改完成率达到100%,切实解决了一批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有力促进了全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州委、州政府成立主要领导担任双组长的领导小组,牵头抓总,持续推进,强力整改。每月召开调度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州人大、政协同步开展专题调研,州整改办组织各相关督导单位对整改完成问题进行了复查复核,对整改问题实行挂图作战,力争做到全州上下勠力同心、攻坚克难,坚决做到问题整改到位、整改任务落地见效。 建立健全最严格的整改制度,相继出台了《甘南州州级有关部门和单位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甘南州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终身追究办法》等政策性文件,靠实了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的生态环境监管责任和各企事业单位的主体责任。 在新的历史征程上,经过中央和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一大批涉及矿山治理、生态修复、污染防治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持续改善,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初显成效,用生态环境保护的甘南之举、绿色发展的甘南之效走出了一条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相得益彰、互促共进的绿色发展之路。 在4.5万平方公里之上躬身而行 美好的生态环境,一直是甘南最响亮的名片。全力以赴保护生态环境,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创建全域有绿色的生态家园的务实之举、具体行动。 2022年4月,甘南州印发《关于组织开展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活动的通知》,动员广大干部群众争做打造“五无甘南”、创建“十有家园”的参与者,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实践者,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的推进者,以大干的决心,大干的气势,干出声势、干出实效,推动全州生态治理、污染防治和环境保护工作全面提升,一场州县联动,跨越甘南4.5万平方公里的治理行动拉开序幕。 这是一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 “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的自然美景正在逐步重现,甘南也实现了“一步跨千年”的沧桑巨变,成为黄河上游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尕海湖像一只蔚蓝纯净的眼睛,凝望着绿茵葱茏的草原。但这只“眼睛”曾经也进过“沙子”,令“高原明珠”蒙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眼睛”和“生命”的比喻,形象地说明了生态环境的极端重要性。经过不懈治理,如今的尕海湖重现天蓝水碧的亮丽景象。 甘南州从更好保护生态系统完整性出发,立足各生态系统自身条件,遵循“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湿则湿、宜荒则荒、宜沙则沙”的原则,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广大干部群众深怀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守护之心,保护好甘南的雪山冰川、江源流域、湖泊湿地、草原草甸,绘就天人合一、山清水秀、林茂田丰、湖净草绿、沙稳冰洁的生态画卷。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甘南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是黄河、长江上游水源涵养与补给区,黄河干流流经甘南433公里,习近平总书记曾两次提到甘南上游水源涵养区,保护好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甘南州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努力体现上游作为,深入践行生态报国理念,竭尽全力保护好、建设好黄河流域甘南段,坚决扛起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政治责任,推动国家重大战略在甘南落地生根。 近年来,甘南州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央预算内资金、中央财政奖补资金和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和修复专项资金,开展森林、草原、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实施玛曲黄河水源涵养区和碌曲尕海、黄河首曲湿地等一批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黄河水量补给大幅增加,出境水量提高了31%,从80年代的每立方米含砂2.6公斤下降到现在的每立方米含砂0.8公斤。黄河从入玛曲时的38.91亿立方米到出玛曲时的147亿立方米,年径流量增加108.1亿立方米,占黄河源区总径流量184.13亿立方米的58.7%。 玛曲县采日玛镇乃尔玛尕玛村制定了“村规民约”,根据草场利用率、平均产草量、草场面积确定载畜量,采取人工种草、科学养畜、专人监督和超载罚款的办法,积极推行以草定畜、草畜平衡,取得了良好效果;玛曲县欧拉乡牧民卓玛加布,13年来倾注大量精力和30余万元积蓄,带领群众义务开展草原沙化治理,取得了良好成效。 甘南州深入推进生态保护、民生改善、基础设施提升等重点任务,建立了11个方面总投资1287亿元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项目库,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项目支撑,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系统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