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2版:甘南日报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让经济社会在正常轨道上行稳致远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22年12月17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谋项目 勇担当


  (上接一版)

奋力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沧海横流显砥柱,万山磅礴看主峰。在省委、省政府和州委的坚强领导下,甘南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指示要求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积极落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打造“五无甘南”、创建“十有家园”,青藏高原绿色现代化先行示范区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非常感谢党和政府对我们的关怀,以前住的地方在大山深处,交通不便,洪涝泥石流灾害多发,党和政府在兰州新区给我们修了宽敞明亮的搬迁安置房,我们的日子会越过越好。”舟曲县果耶镇地质灾害避险搬迁群众虎桃平说。
  2021年8月7日,包括虎桃平在内的舟曲县首批60户289名地质灾害避险搬迁群众,登上开往兰州新区移民安置点的客车;今年6月29日,舟曲县200户777名地质灾害避险搬迁群众,乘坐“感恩号”专列迁入兰州新区新家园。
  这是甘南州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勇毅开启新征程、开创新未来的生动缩影。
  站在新的起点上,甘南州立足自身条件和禀赋优势,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发起波澜壮阔的“环境革命”,全面深刻改变和革新甘南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引领绿色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和精神追求。全州上下团结一心顽强奋斗,统筹推进黄河上游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生态文明小康村、“一十百千万工程”、“8+基层社会治理实践”、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活动,走出了一条具有时代特征、地域特色、甘南特点的绿色发展之路。甘南建设生态文明小康村的成功经验,被国家作为甘肃省改革开放40周年唯一典型案例,在全国宣传推广;甘南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人一生要去的50个地方之一”。荣获亚洲旅游“红珊瑚”奖,先后获得“十大最受欢迎文旅目的地”“2020中国最佳民宿度假目的地”“中国摄影创作基地”等荣誉称号;在世界旅游联盟发布的2018—2020年100个“旅游减贫案例”中,甘南独占鳌头荣获3席;农牧村改厕经验被农业农村部树立为先进典型;全州16个村荣获全国美丽乡村等荣誉称号,数量位居全省第一;中国气象局发布《关于2022年中国天然氧吧评价结果的公示》舟曲县获得“中国天然氧吧”称号;夏河县获评“2022美丽中国?深呼吸小城”……这一个个荣誉的取得,为乡村振兴增添了动力活力,乡村全面振兴迈出了新步伐。
  如今,在乡村振兴的图画中,一大批环境友好型、红色旅游型、生态体验型、休闲度假型、民俗文化型、特色产业型、党建示范型生态文明小康村相继建成,涌现出了碌曲尕秀、夏河安果、临潭庙花山、卓尼博峪、舟曲土桥子等一大批有特色的生态文明小康村,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方式由“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粗放发展”向“靠山护山、靠水护水、集约利用”转变,景区景点布局由镶嵌式“珍珠玛瑙”向全域式“满天群星”转变。
  在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全州上下披荆斩棘、风雨兼程,围绕事关涉藏地区高质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大局大计百倍用心、千倍用力,唱响了决战决胜全面小康,奋勇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的时代赞歌,打造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民族特色的“甘南样板”,也收获了重要而深刻的经验启示。这是一场改革复兴的光荣之战,睿智开拓,扬帆奋进,谱写最为激昂的壮丽诗篇;这是一次鼓舞人心的喜悦耕耘,花开溢香,硕果流金,绘制最为多彩的盛景画卷。
努力开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发展局面
  时序更迭,华章日新。
  近年来,甘南州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城乡面貌发生巨变,优势产业蓬勃兴起、老百姓持续增收,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逐年增加……
  深挖潜能、调整结构,持续壮大“牛羊猪鸡果菜菌药”八大特色产业,建成千头牦牛、万只藏羊和蕨麻猪、从岭藏鸡养殖基地38个;深入推进“强工业”行动,围绕打造新能源、有机肥等九个重点产业链条,实施千万元以上工业项目27个;纵深推进“一十百千万”工程,提升改造文化旅游标杆村15个,实施景区景点基础设施改善提升项目16个;高位推进扎尕那景区保护开发,规划编制、基础建设、业态培育等工作加快开展,为特色产业发展厚植新的优势。
  聚力攻坚、补齐短板,新建续建5000万元以上重大项目32个,55个省州列重大项目完成投资88.5亿元,一大批打基础、利长远的项目落地实施;交通项目加速推进,兰合、西成铁路甘南段开工建设。王格尔塘至夏河高速全线通车,卓尼至合作、合作至赛尔龙高速顺利推进;水利建设取得实效,引洮济合工程并网供水,临潭中部片区供水工程顺利推进,白龙江引水工程前期进展顺利。实施水土保持和中小河流整治项目14个,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6平方公里;实施桥梁、供热、供水、管网等市政基础设施项目36项,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新突破。
  多措并举、改善民生,20件省州民生实事全面完成,财政民生支出9.94亿元、增长14.4%;多渠道解决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零就业家庭等重点群体就业,组织输转富余劳动力11.85万人,创收26亿元;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新改扩建幼儿园所、中小学200余所,城镇入学难、大班额问题进一步缓解;全民健康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建成医疗机构重点专科4个、县级区域医学中心38个、急危重症救治中心21个;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8%和10%,更多的财力物力投向民生领域,社会事业发展取得了新进步。
  甘南有牦牛120多万头,约占全国牦牛总数的7.5%。通过科学养殖、打造产业链,使甘南草原上的“高原之舟”逐渐变为“增收之宝”。目前,甘南州认证“三品一标”牦牛系列产品65个,年内新申报待批8个,入选“甘味”农产品牦牛系列产品8个;认定牦牛产业领域的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省级龙头企业8家;由华羚公司牵头申报的国家级牦牛及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已通过农业农村部初审;建成农畜产品产地冷链设施220座,总储藏能力3.78万吨……
  甘南已初步形成畜牧业生产适度规模化、养殖标准科学化、经营销售市场化、生产设施规范化的现代畜牧业发展格局。
  发展为要、实干为本,甘南州始终把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不断深化州情认识,创新发展思路,凝聚发展共识,以县域经济发展为基础,以重大项目建设为牵引,以特色产业发展为支撑,着力破解发展瓶颈制约,当前各级干部抓经济、谋项目、促发展的意识明显增强,重实干、勇担当、善作为的氛围日益浓厚,全州上下攻坚克难、比学赶超、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正在形成。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