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的环境卫生评比‘红黑榜’出来了,这次咱们村又登上了红榜!”一大早,华亭市砚峡乡土桥村的公示栏前就围满了村民。 “之前的土桥村,垃圾随处丢,风吹柴草飞。如今,村里成立了环境保护志愿服务队,对我们保洁员实行考核管理制度,还与农户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土桥村保洁员米珍国说。 此外,村社干部、公益岗人员、环保员集体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建立环境卫生评比机制,定期公示曝光,激励先进,鞭策后进,人居环境实现由“脏乱差”到“整洁美”的变化。 “环境改善了,不仅村民住得舒心,还唤起了他们共建家园的意识。”土桥村党支部书记郭强介绍说,“除了环境保护志愿服务,我们还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立了理论宣讲、文化宣传、环境保护、邻里互助、扶贫济困等5支志愿服务队,广泛开展各种服务活动,村容村貌和群众精气神不断改善。” 夜幕降临,土桥村文化广场上,歌声阵阵,舞姿翩翩,村妇女主任马玉秀正带领10多名妇女排练节目,为砚峡乡即将举办的乡村文化旅游节文艺演出做准备。 马玉秀说:“自从文化宣传志愿服务队开展各类移风易俗宣传倡导活动以来,明显感到大家伙的思想有了很大转变。” “我承诺:婚事新办,不搞隆重仪式,不设豪华宴席……”近日,村民马龙在《推行移风易俗 树立文明新风》承诺书上郑重按下手印。 “婚事简办,家庭负担减轻,日子也更有奔头了!”马龙的父亲马军红满脸含笑。 改造沿路440米刺篱笆、设立爱心理发室为老年人免费理发、发动爱心救助捐款、组织60岁以上老人免费体检……在土桥村,志愿服务活动在如火如荼地开展。 近年来,土桥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按照华亭市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设“有人员、有场所、有标识、有制度、有计划、有活动”六有标准,不断完善各类志愿服务机制,打通了市、乡、村“中心、所、站”三级联动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组织架构和志愿服务体系的“最后一公里”,村民素养和乡风文明程度不断提升。 (据《甘肃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