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3版:甘南日报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专家解读第十版诊疗方案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23年01月13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技术活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2023年1月9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第十版诊疗方案有关情况,并回答媒体提问。
  问:相对第九版新冠病毒感染诊疗方案,第十版主要作了哪些方面修改,核心的诊疗理念是什么?
  答:第十版诊疗方案是指导临床医务人员对新冠病毒感染者进行诊断治疗的专业性和技术性规范,主要目的是保证临床治疗的同质化水平,保证诊疗效果。第十版方案的核心理念就是对新冠病毒感染按照常规“乙类乙管”的传染病管理方式进行病人管理和救治。主要内容作了一些调整:一是从管理上进行了调整。在收治措施方面,不再要求病例进行集中隔离治疗。根据“乙类乙管”传染病防控措施,新冠病毒感染者可以根据病情需要,一部分可以选择居家治疗,一部分可以到医疗机构就诊。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都可以接诊新冠病毒感染的患者,不再像原来进行“乙类甲管”的时候,对感染者集中收治到定点医院和亚定点医院进行集中隔离治疗。二是在出院标准的变化上,对于需要收住院的患者,出院标准不再要求对核酸进行检测。临床医生可以更多考虑患者病情本身的情况,特别是他的基础病情况和临床症状等,对其进行综合研判以后决定是否出院。
  另外,新版诊疗方案进一步丰富和优化了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措施、技术手段。在诊断标准上,将新冠病毒的抗原检测阳性纳入了诊断标准。在临床救治方面,充分借鉴了3年来临床救治的宝贵经验。一是强化关口前移,对于轻症病例也早期介入,特别是对一些高龄、合并基础性疾病的患者,加强对症和支持治疗,防止轻症转为重症。二是进一步规范重症患者的诊疗,一方面完善相关预警指标,及早对重症患者实施及时的救治措施。对于重症患者的氧疗、俯卧位通气等措施都进行了强化。三是第十版诊疗方案坚持中西医结合,注重发挥中医药在临床救治当中的独特作用。四是强化了新冠病毒感染与基础性疾病共治的理念。在治疗过程中不仅要强化新冠病毒感染的治疗,更要对基础性疾病进行对因和对症治疗。通过多学科会诊,促进患者全面恢复健康。
  问:相比第九版,第十版方案在中医治疗方面有哪些主要变化和特点?
  答: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以来,特别是对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以后,工作重心从防感染转到医疗救治。中医治疗也是按照这个要求开展的。一是保持了延续性。中医专家分析,当前新冠病毒感染的中医核心病机并没有发生变化,仍然属于中医“疫”病的范畴,病因是感受了“疫戾”之气。因此,本次的修订保留了第九版方案里面经过临床检验行之有效的主要内容,保持了诊疗方案的延续和基本稳定。二是体现了针对性。针对当前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多数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部分患者有肺部感染的症状,以及一些恢复期的患者有咳嗽症状比较明显的特点,在轻型的部分增加了“疫毒束表证”;在重型部分增加了“阳气虚衰,疫毒侵肺证”;在恢复期,增加了“寒饮郁肺证”,实际上都是针对前面提到的感染症状的特点提出的,以更好地满足当前临床救治的需求。三是增强了实用性。不同于第九版方案,这次重型、危重型部分增加了随症用药方法,总结出多种临床常见的症状。针对这些症状,提出了具体的方药,使之更加贴合临床实际,方便临床医生特别是非中医专业的临床医生参考使用。四是坚持了严谨性。此次修订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疫病防治专家委员会和北京、广东、四川、山东等临床一线的专家共同完成,多次研究论证,同时广泛征求了一线工作的许多中医专家的意见,最终形成了第十版诊疗方案中的中医治疗部分,更加严谨,更加科学。
  问:第十版诊疗方案中取消了普通型,增加了中型,这种改变在临床病例的救治中有什么意义和作用?
  答:从疾病的临床表现来看,普通型一般是代表了疾病最常见、典型的表现,这一类的病例称为普通型。在疫情早期,新冠病毒的致病力比较强,相当数量的感染者出现了典型的病毒型肺炎表现,当时在临床分型过程中采用了轻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的分类方式。随着病毒的不断变异,特别是目前流行的奥密克戎变异株,病毒的致病力在逐渐减弱,疾病的临床特点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大多数感染者是上呼吸道感染,发生肺炎的比例已经大幅度降低。因此,第十版诊疗方案对临床分型进行了调整,取消了普通型,增加了中型。中型的定义是持续高热大于3天,在静息状态下吸气的指氧饱和度大于93%,影像学可见特征性的新冠病毒感染肺炎表现,但比重型,也就是氧饱和度小于93%的程度要轻,所以归类于中型。第十版诊疗方案根据感染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分为轻型、中型、重型和危重型,更加符合临床实际。临床分型调整以后,也更加有利于医务人员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综合研判,并给予综合的治疗措施。
  问:综合医院、专科医院是否可以使用诊疗方案中医治疗的内容开展临床救治呢?
  答: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是我国疫情防控的独特优势,在抗疫过程中,我们形成了“有机制、有团队、有措施、有成效”的中西医结合医疗模式,发挥了非常好的作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也就是综合医院、中医院、专科医院都应继续落实“四有”的中西医结合医疗模式,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开展新冠病毒感染的临床救治。在“保健康、防重症”中充分发挥中医、西医两种医学各自的优势。《关于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医疗救治中进一步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通知》强化了对中西医结合救治重症的要求。综合医院、专科医院要建立中西医协作的工作机制,组建由中医医师、西医医师共同参与的新冠救治的院级专家组。同时,根据国家诊疗方案开展同质化、规范化的中西医结合诊疗。针对重型、危重型患者的救治中,应该有经验丰富的中医医师来参加多学科联合会诊,共同研究确定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提高救治效果。特别是在重症、危重症救治中,中医也积累了很多非常宝贵的经验。在重型、危重型治疗部分增加了“随症用药”方法,增强了对重症救治的针对性。针对综合医院、专科医院里面的临床类别医师,只要能够按照第十版诊疗方案,加以必要指导,“随症用药”就一定会取得非常好的临床疗效。
  问:对比第九版方案,第十版诊疗方案对于儿童治疗有什么意义?
  答:重点关注“一老一小”脆弱人群,既是我们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总结出的宝贵经验,也是当前医疗救治工作中所关注的重点。在第九版方案中,当时的中医专家提出了中医儿童治疗的基本原则,但是并没有推荐具体药物,在第十版诊疗方案中,中医专家结合前期儿童新冠病毒感染中医药救治的经验和儿童的体质特点,提出了较为完整的儿童中医药治疗方案,明确了轻型、中型患儿的中医证型,给出了相应的中药处方和儿童服药方法,也推荐了部分的中成药和非药物疗法。针对重型、危重型患儿,在参照成人方案的基础上,突出儿童的病症特点,提出了指导性意见。给儿童服用药物还是有一定困难的,特别是给小孩喂药,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个“技术活”,在这次治疗方案中,我们针对儿童稚阴稚阳的体质,以及对外来刺激非常敏感的特点,专门列出了儿童治疗的外治法,包括小儿的推拿疗法、刮痧疗法、针刺疗法等,通过外治法,疏通经络,调整阴阳,最后达到治疗效果,也减少了给小儿用药的麻烦。         (摘自《甘肃日报》)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