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4版:甘南日报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甘谷雅路人麻鞋:传承老技艺 “创”出新时尚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23年03月13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展品 变为 产品 无数像 雅路人 守护者


  记者手记:
  非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积淀,近年来,无论是老手艺跨界创新,还是非遗走进学校课堂,抑或是非遗好物圈粉年轻人,一项项如麻鞋一样的非遗已慢慢从“展品”变为“产品”,飞入寻常百姓家。无数像“雅路人”一样的非遗“守护者”正努力在传承中摸索一条实现非遗产品文化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综合发展的创新之路,让非遗更好地在人间烟火中赓续生命。
  提起麻鞋,很多人对它的认识依然停留在过去:色调单一、做工粗糙、样式古板。但走进甘谷雅路人麻鞋销售门店,这种以往对麻鞋的刻板印象便立马被颠覆:琳琅满目的货架上,一双双以传统编织技艺为基础,融合了丝路文化和当地旅游特色的各种麻鞋整齐陈列,款式多样、造型精美,仅观赏性就足以让人瞠目。
  甘谷麻鞋是延续千年的手工艺品,2017年入选第四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甘谷麻鞋品牌化发展的代表,“雅路人”麻鞋将扎染、陇绣等传统工艺与麻鞋制作相结合,积极融入时尚元素,通过不断创新产品和拓展市场,加之与时俱进的销售模式,让甘谷麻鞋在新时代迸发新活力,不断破界出圈成为“新宠”。
  “这种麻鞋是实心垫、橡胶底,防潮防滑、吸汗透气,还可以疏经活络。”“上面松紧可以调节,有情侣款,也有妈妈款,当天购买当天发货。”……
  在“雅路人”展品区,销售员颉凡凡正在进行直播售卖,她告诉记者,产品新、款式美、穿着舒适,是“雅路人”麻鞋备受顾客青睐的主要原因,专业化的工艺、文化元素的融入很好地贴合了现代年轻人的审美,而老一辈人本就对麻鞋有着很强的时代情结,这使得麻鞋既具有实用性又具有商品性,受众越来越广,高峰期每天线上销售额达5万多元。
  为满足订单生产,“雅路人”公司依托乡村就业工厂,采取以训带传、以点带面的培训方式,一方面增加了非遗传承人规模,另一方面储备了更多手工从业者,把非遗的制作扎根于农村,形成产业,也让更多人通过这门技艺获益,甘谷县新兴镇杨家庄村村民杨青便是其中之一。“我在这里务工已6年多,一起做活的大都是周边村里的妇女或者‘陪读妈妈’,时间自由,农忙时还能带回家去做,一个月挣3000元左右,挺满意的。”
  在手工区,“雅路人”负责人郭娟正尝试制作一款麻编新产品,这款新产品将参加今年的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往年的大赛我们凭借麻鞋、麻拖鞋获过金奖、银奖,今年想拿全新的产品去参赛。”郭娟说,传承老技艺的同时要不断“创”出新时尚,才能让传统非遗焕发活力,也是非遗传承发展取得突破的关键。
  郭娟说,“雅路人”是一个集产品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品牌建设为一体的企业,目前形成了以“企业+农户”的合作生产方式、“实体+电商”的销售模式,现已有180多种产品,年产值达1600多万元,带动1200多人就业,在我省开展精准扶贫职业技能培训8000多人次。“今后,‘雅路人’将充分利用与故宫合作的资源和省、市、县文旅系统的支持,打造集非遗传承、研学拓展、艺术创作、乡村休闲等为一体的文创街区,真正让传统技艺出彩出圈。”
          (据每日甘肃网)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