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晶
仲春洮河,春草萌发。清明期间,洮河生态建设管护中心超前预警,多措并举,高质量做好森林防火工作,构建“地防+空防+人防”立体化智能监控体系,为全面打赢森林防火战役提供了安全屏障。 营造氛围 加强宣传 针对清明期间护林防火严峻形势,洮河生态建设管护中心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工作任务,抓好责任落实。管护中心领导班子成员成立督察组,分别赴大峪、羊沙、冶力关林场等防火单位,开展清明期间护林防火督导蹲点工作,确保人民群众财产和生态安全。组织森林防火流动宣传队逐村逐户进行森林防火宣传,并在林区重要路口设置防火宣传卡口,悬挂防火标语,发放防火宣传单,要求群众坚决杜绝携带火种进入林区、在林区吸烟等行为,严禁在山林、墓地动用明火,严格遵守防火安全规定,严禁烟花爆竹等用火行为,倡导文明祭扫,着力营造“防火工作,人人有责”的安全氛围。加强重点人员管控。采取林场干部包户的方式,对林区精神、智力残疾人员进行管控,落实重点区域盯防,每日掌控重点人员动态,严控火源。 多措并举 强化落实 督导蹲点组结合各单位、地方群众清明上坟、祭祀特点及春耕烧荒情况,制定防控措施,做到早谋划、早安排、早部署,提高全民防火意识。强化底线思维,前移严把防控关口,严控火源进山入林,严厉打击违规野外用火,全面排查整治风险隐患,进一步压实属地责任,靠前部署力量装备物资,加强源头治理,深入推进群防群治,做好监测预警,紧盯重点区域,重要目标,关键时段,主动防范化解风险隐患。 严格落实“林长制”和森林防火主体责任,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包片领导随时抓,工作部门合理抓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切实做到事有人管、火有人防、责有人担。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做到情况清楚、调度及时、上报迅速、处置得当。严格落实“有火必报”“报扑同步”,及时、准确、规范报送火情信息。建立“每日火险预报”制度,进一步强化森林草原火险气象预报预警发布传播工作。 火源管控 筑牢屏障 充分发挥管护中心护林防火指挥中心三维地理信息系统森林眼视频监控及无人机在护林防灭火工作中的作用,深化“防火码2.0和“互联网+森林防火督查系统”的应用,切实做到了扫码入林、应扫尽扫,以线上、线下督导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落实落细各项管控措施。 加强扑火队伍建设,各林务所分级负责,完善网格化管理。森林草原消防队和各林场应急督察队靠前驻防、携装巡护,加强巡查管理。同时与森林公安局、当地政府联合开展森林防火宣传工作,积极推进防火知识进牧区、进学校、进家庭,不断加强火灾信息监控和舆情应对工作、火灾隐患排查和野外违法用火打击专项行动,严查严处责任单位和违法行为人,形成了有力震慑。 清明期间,管护中心累计出动车辆43次,安排防火巡查人员400余人,排除火点隐患45处、悬挂“森防”横幅标语40余条、发放宣传单1000多张、播放音频32小时。同时,与邻近的坟头户主签订防火责任书277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