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草长莺飞春意浓,最美人间四月天。时值绿化美化的大好时节,甘南各族各界、各行各业、各条战线播撒绿色希望、建设生态家园,全面动员、深入开展“山水林田湖草沙大治理、生态环境大优化”主题实践活动。这既是提高政治站位、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也是创新平台载体、扎实推进“三抓三促”行动的有力抓手。全州上下要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坚决扛起黄河上游高质量发展责任,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满腔的干事热情,昂扬的精神状态,全身心投入此项活动,深化拓展“五无甘南”创建成果,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让甘南山川河流焕然一新、更加秀美。 甘南是黄河、长江上游的重要水源涵养区和补给区,生态地位重要,生态优势明显,生态责任重大。近年来,全州上下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树牢上游意识,扛起上游责任,纵深推进“环境革命”、着力打造“五无甘南”,走出了一条具有时代特征、地域特色、甘南特点的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之路,宜居宜业宜游的大美甘南正在变为现实。站在新起点、奋进新征程,州委州政府紧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甘南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的战略定位,协同抓好大保护、共同推进大治理,持续开展“山水林田湖草沙大治理、生态环境大优化”主题实践活动,促进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相得益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我州数万党政干部、僧俗群众全员参与、人人上手,在各县市沿路、沿河风情线开展“山水林田湖草沙大治理、生态环境大优化”主题实践活动,人在山水间耕耘,旗在道路旁招展,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爬坡过坎、势如破竹。全州上下要乘势而上,切实履行好部门职责,分工协作、共同发力,大兴强化执行狠抓落实之风,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形成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会战高潮,推动全州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相得益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高品质生态为高质量发展赋能。 协同抓好大保护、共同推进大治理,持续开展“山水林田湖草沙大治理、生态环境大优化”,必须树立统筹全盘、着眼长远的大局观、全局观。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生命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由山川、林草、湖沼等组成的自然生态系统,存在着无数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有机链条,牵一发而动全身。我们要着眼大势、服务大局,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以最高的政治责任感,最大的工作激情,最细的工作措施,更加注重生态修复大治理、国土绿化大行动、环境整治大提升,大力开展义务植树、退化草场治理、采坑回填、边坡修整、破旧围栏拆除、乱堆乱放整治、乱搭乱建拆除、河道清理,以系统化观念、底线性思维、综合性举措,纵深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全面提升“三河一江”流域水源涵养能力,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让山河披绿装,让大地换新颜,坚定不移走好生态文明建设同高质量发展互促共赢的创新发展之路。 (下转二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