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者 金 晶 马淑芳 通讯员 杨永萍 不久前,迭部县电尕镇吾子村的卓玛草收到了一份暖心的礼物:一份住院报销单,共计六千元。卓玛草在兰州做了手术,“报销要填写很多资料,我不识字,都是村干部上门帮我办理的。”卓玛草竖起了大拇指。 2022年以来,迭部县大力推行村级党组织“民事村办”,不断推动服务重心下移、服务资源下沉。今年,结合“三抓三促”行动,迭部县以三大转变探索“民事村办”服务新机制,让群众足不出户就可以办完事、办好事。 搭平台 创新机制 “多头跑”变“零跑腿” “很多村民文化程度不高,不熟悉办事流程和所需材料,‘民事村办’服务开展后,群众最多跑一次,最好不用跑,就能把事情办好!”迭部县阿夏乡克浪村党支部书记黄世泉说。 村民好木草一家就是服务模式由“多头跑”向“零跑腿”转变的受益者。 两个儿子同时上大学,正当好木草为学费发愁时,村干部主动上门服务了。在家里填写资料,上传证明材料,当天报送到乡政府审核签字,好木草顺利申请到了4000多元助学资金。 如何简化办事流程,提高村民办事效率?为破解这一难题,迭部县积极探索推行“民事村办”县、乡、村三级联动办理模式,以村级党群服务中心为主阵地,实现互联网+政务服务,构建县、乡、村三级便民服务网,切实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畅服务 足不出户 “坐等上门”变“主动敲门” “我年纪大了腿脚不灵便,都是九加西上门给我办手续,真是辛苦了!”多儿乡次古村90岁老人加措不住夸赞党群服务中心业务受理员。加措老人办理医疗保险和高龄补贴需要很多手续,业务受理员上门服务,解决了老人出门难的问题。 为了避免乡村留守老人奔波,迭部县把“民事村办”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的主要抓手,以“说、议、办、评”为核心,做到“主动问”“群众点”“马上办”,推动为民办事制度化、规范化。全县11个乡镇按照“能放则放、尽量放”的原则将低保、医保和涉农审批服务事项等多个办事窗口移到村社前沿。 与此同时,大力实施“领头雁”工程、“一村一名大学生”培育计划,举办村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培训班,内容涵盖乡村振兴、基层党建、基层治理、法律法规等,为“民事村办”打造了一支高素质村干部队伍,村级服务效能大大提升。 (下转二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