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2版:甘南日报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让民间艺术焕发光彩
——首届“甘肃老字号”称号获得者卓尼藏式木雕守艺人的传奇故事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23年04月26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朱月玲 马玉洁 王海平


  记者 朱月玲 马玉洁 王海平

  今年3月,卓尼县玛尼藏式木雕有限责任公司获首届“甘肃老字号”品牌称号,荣誉的背后是师徒三代人的传承与坚守。
  木雕,并不是一件单纯的艺术品,而是在一代又一代守艺人的传承中,融合了很多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在里面。提起卓尼木雕,不得不说一位藏族雕刻师——安玛尼。1950年,出生于卓尼县柳林镇多洛村一个普通藏族农民家庭的安玛尼,幼年患小儿麻痹症,十指变形无法伸展,右腿弯曲不能着地。但他身残志坚,1971年开始学习藏式木雕艺术,经过50多年的坚守,安玛尼用一双残疾的手,创造出一件件精美的木雕作品,其精湛的技艺远近闻名。
  卓尼县玛尼藏式木雕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安拉目九介绍,卓尼木雕主要以藏传佛教文化和藏族民间传统文化及卓尼禅定寺大藏经木雕板为题材,打造佛像、家具、工艺品等,形成藏传佛教文化和民族文化融为一体的独特风格。
  安玛尼多年来非常注重人才培养。他为当地残疾人免费教授木雕技艺,让他们有一技傍身,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安拉目九在哥哥的影响下,从小喜欢木雕,早年从事建筑工艺雕刻。1991年,跟随哥哥安玛尼学习藏传佛金版、民族工艺品雕刻;2012年,成立卓尼县玛尼藏式木雕有限责任公司;2018年,甘肃省文化厅授予安玛尼和安拉目九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卓尼藏式木雕代表性传承人”。
  如今,安拉目九的儿子安刀知也成了一名守艺人。老字号承载着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拥有品牌优势,具有不可估量的品牌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安玛尼和安拉目九致力于木雕和民俗风情的发展,充分展示了洮河流域藏民族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为本民族历史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发挥了积极作用。他们的木雕产品,乘着“乡村振兴”的春风,为当地创造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每年销售产品200件(套),年收益达400万元,净利润60万元,成员增收3000元以上。安玛尼和安拉目九聘请甘肃省藏学会教授、专家培训,传授雕刻新技术,培育工艺雕刻技术人员,增加贫困人口再就业达150余人。他们以收购生态林业产品为主,科学利用生态资源形成良性循环,极大提高了生态农业产业商品化程度。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