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二版) 全州婴儿死亡率降至3.35‰,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降至4.08‰,孕产妇实现零死亡,住院分娩率99.4%。全州建成区域医学中心38个、急危重症救治中心24个,职业病诊断检查服务机构覆盖率100%。 全州共有各类体育场地3499个,体育场地面积128.76万平方米。共有健身站点141个,单项体育协会和农民体协105个,社会体育指导员2254名,国民体质监测站8个。全年体育彩票销售额1.06亿元,增长118.4%。 全年在县乡共举办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20余场,参与总人数8万多人次;在农牧村举办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10余场,参与人数2万多人次。成功举办甘南州第二届运动会,来自全州42个代表团的1678名运动员参加了青少年组、群众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组的14个项目比赛,展示了甘南体育健儿较高的竞技水平和良好的精神风貌。全州150余名运动员参加甘肃省第十五届运动会群众组象棋、围棋、线上广场舞、健身气功、篮球、羽毛球、足球共7项比赛项目。在群众组围棋比赛中获得团体第二名和团体体育道德风尚奖。组织参加了甘肃省第十五届运动会,根据项目布局和训练发展实际,共组织123人参加了青少年组田径、足球、篮球、三人制篮球、排球、柔道、武术套路、国际式摔跤、跆拳道、拳击10大项比赛,共获得6枚金牌,8枚银牌,12枚铜牌。 十一、资源、环境和应急管理 全年全州水资源总量69.9亿立方米。全年总用水量8245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2.0%,其中:农业用水量4667万立方米,下降1.7%;工业用水量208万立方米,下降8.0%;城镇生活用水1025万立方米,增长25.2%;乡村生活用水1557万立方米,增长1.5%;人工生态环境用水398万立方米,增长16.9%。 全州共有自然保护区8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个,省级自然保护区4个;森林公园15个,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5个,省级10个;地质公园5个,其中:国家级地质公园2个,省级地质公园3个;省级风景名胜区2个。 初步核算,全年全州能源消耗总量比上年增长1.1%。单位GDP能耗下降2.8%。 全州8个地表水国控断面、6个地表水省控断面、3个地级和11个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以及11个重要水功能区水质优良(优于Ⅲ类)比例均达到100%;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100%,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100%;合作市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7.3%,七县城区优良天数平均比例保持在98%以上。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等级为二级,城市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平均等效声级64.0分贝,声环境质量评价为较好。 全州气象雷达观测站点2个,卫星云图接收站点9个。州政府所在地合作市年降水量426.6毫米,比上年减少36.1毫米;年平均气温3.7℃,升高0.4℃;年日照小时数2277.9小时,增加18.6小时。 全州共有地震台站(点)21个,其中:5个测震台,2个微观前兆台,14个强震台。有人值守的地震监测台站7个,无人值守的地震监测台站(点)14个。 全年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22起,比上年下降8.3%;死亡23人,下降23.3%;受伤9人,下降25.0%;直接经济损失939万元,下降3.1%,未发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全年共发生火灾173起,无死亡和受伤人员,直接财产损失 435万元,未发生较大及有影响的火灾。过火面积9811平方米,受灾户数152户,受灾人数218人。 全年共发生各类自然灾害25起,其中洪涝灾害8起,风雹灾害11起,干旱灾害2起,雪灾1起,低温冷冻灾害2起,地质灾害1起。受灾人口9.26万人,紧急转移安置人口79人;农作物受灾面积5774.7公顷;因灾死亡大牲畜453头(只);倒塌房屋1户5间,严重损坏房屋16户49间,一般损坏房屋634户1224间。直接经济损失1.36亿元。
注: [1]本公报各项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2022年《甘南统计年鉴》为准。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原因,存在着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 [4]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是指年批发业营业额在2000万元以上的批发企业;年零售营业额在500万元以上的零售企业;年营业额在200万元以上的住宿餐饮企业。 [5]固定资产投资按现行统计口径,不含农户投资,包括计划投资500万元及以上项目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两部分。 [6]基础设施投资包括交通运输、邮政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其中不含土地管理业)。 [7]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是指具有集体、私营、个人性质的内资企事业单位以及由其控股(包括绝对控股和相对控股)的企业单位建造或购置固定资产的投资。 [8]公报中增长速度均以上年为基年对比。 [9]本公报中城镇新增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劳务输转、社会保障等数据来自州人社局、州医保局、州民政局;财政数据来自州财政局;农业机械总动力、农业机械数据来自州农业农村局;电商、外贸进出口总额数据来自州商务局;机动车保有量、公交车、出租车数据来自州车辆管理所;客运量、客运周转量数据来自州交通运输局;棚户区住房改造数据来自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邮政行业业务总量、邮政普遍服务网点、快递品牌数据来自州邮政管理局;电信业务总量、固话用户、移动电话用户、互联网用户数据来自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甘南分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甘南州分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甘肃有限公司甘南分公司;文化、广播、旅游数据来自州文化广电和旅游局;金融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甘南州中心支行;保险数据来自中国银保监会甘南监管局;卫生健康数据来自州卫生健康委;教育数据来自州教育局、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科技、专利申请数据来自州科技局、州市场监管局;藏汉两文报纸发行数据来自州报社;体育数据来自州体育局;生态环境监测数据来自州生态环境局;气象雷达观测站点、卫星云图接收站点、年平均气温、年总降水量、年日照小时数数据来自州气象局;地震台站(点)数据来自州地震局;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数据来自州林业和草原局;安全生产、自然灾害数据来自州应急管理局;总人口、藏族人口数据来自州公安局;水资源总量、蓄水总量、总用水量数据来自州水务局;广播电视直播卫星用户、有线电视在网用户数据来自甘肃省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甘南分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