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3版:甘南日报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八角城的前世今生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23年05月18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曾玉荣


  □曾玉荣

  1

  鼓角争鸣已经伴着时间,半入江风半入云,消失在遥远的天边了。这儿只有白石崖,依然高耸;唯有甘加河,在白白净净地流淌着。
  雨后,这儿的天净得有点儿虚幻,有点儿不真实。天空晴朗,无一丝云,天光如青瓷釉色一般,照在人身上,映得人几乎睁不开眼。
  一片绿色,向四边延展着,一直延展到天边,延伸到烟雾缭绕的地方。
  那儿,仿佛战士的马蹄,刚刚消失在天边,马蹄撩起的尘埃,还没有消散。
  可是,一切又分明远去了。
  黄尘古道还在蜿蜒着,曲折着,向草原深处延伸着。烽火边城已经荒芜,只有颓圮的城墙,上面长着几丛绿草。这儿没有了刁斗声声,没有了向晚的胡笳声,只有不多的人家,在城址里住着,炊烟在夕阳下一炷炷升起来,淡蓝色,若有若无的,反射着夕阳,泛着淡淡的紫色。
  站在城址前,人,如同面对着泛黄的历史。
  历史虽然残缺,可总是赋予我们铁血,赋予我们神圣和庄严。因为,这儿曾留下了将军泪壮士血;这儿,曾有健儿的厮杀声,伴着刀枪的撞击声,从时间的底部传来。
  他们,都是真正的男儿。
  为了这片土地,他们曾厮杀过,奋斗过。为了这片土地,他们曾付出血汗,甚至自己的生命,这点,历史记得,这一片土地记得。
  我们,更应该记得。

2

  八角城,八个城墩支撑着一个城。也因此,一个城就呈现出“十”字,在历史的深处,显现出不同于它城的姿态,也记录着不同于它城的岁月云烟。
  在这儿,吐谷浑壮士打马而歌。他们一直从东北走来,吆着牛羊,迁徙不定。多少年啊,从吐谷浑和弟弟慕容廆分手后,这个部族在他们那个名叫吐谷浑的首领带领下,就一路迁徙,向西而来。他们一定在这儿驻过马,扎过帐篷。他们的首领,在这儿,在月夜里,可曾思念过故乡。他可知道,离别后,他的弟弟无日不在思念着他的阿干(鲜卑语,即哥哥),在月夜里悲伤地唱着《阿干哥》:“阿干西,我心悲,阿干欲归马不归……”吐谷浑在月夜里,也一定会产生浓浓的乡愁吧。
  故乡在何处,根就在何处,怎能须臾不思?
  这点,八角城一定见证过。
  吐谷浑之后,吐蕃将士从青藏高原打马飞驰而下,来到这里,更是扬刀鞭马,快意恩仇,号角漫天,长矛映日,重重地写下了属于他们的一笔,然后,风驰电掣而去。
  随后,这儿烽火硝烟,从天末而起。李元昊带着他的铁鹞子军,着冷锻甲,骑着铁甲马,来去如风,奔袭八角城,和唃厮啰在此展开大战。
  李元昊,是他那个时代的苍鹰。
  唃厮啰,更是那时的豪杰。
  两人在河湟一带,曾金戈铁马,旗帜如云,相互对峙。元昊在进攻唃厮啰前,派出间谍,探查湟河水的深浅,让在浅水处插上芦苇,以防兵败,便于撤退。  唃厮啰更聪明,偷偷派人,在元昊军过河后,将芦苇悄悄移插到水的深处。元昊兵败,挥军撤退,到了河边,士兵们沿着芦苇指示走,纷纷被水卷走。元昊拉着马尾巴,方才逃过一命。
  湟水离此不远,那一仗,也一定波及到了八角城吧。
  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正是因为他们,才有了一种强悍之风,有了一种铁血之气,输入我们的体内,至今流淌,从未止息。

3

  八角城一带,天高地远,土肥草美,野花盛开,点点闪烁在绿草间,犹如珍珠点缀在丝绒上,犹如星星明亮在天幕间。
  这儿四通八达,当年,是河州通往吐蕃的要道,是丝绸之路的要隘所在。
  这儿,水清如翡翠,草绿如裙裾。
  那时,沿着古道,一定有中原王朝的使节,杖着旄节,骑着马,一路走来,走向遥远的天边,沟通各国。那时,他们在挥手故土的时候,这儿绝无“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悲壮的,有的,只有八角城的袅袅炊烟,还有女子洗涤衣服的身影,大概会引起他们无边的乡思。
  那时,八角城大概也会成为他们回望中的一处乡愁,时时安慰着他们。
  当然,在这条路上,还有远来的商人,卷须披巾,用马匹,还有骆驼,驮着香料、胡桃、琉璃,从遥远的地方走向中原。当他们走到这儿,看到这样一座城的时候,内心,一定会轻松起来,喜悦起来。他们一定会牵着马和骆驼,走进城去,走入一家客店,喂了马儿和骆驼,然后叫上几个菜一壶酒,好好吃上一顿,歇息一下。
  那时,这儿的酒店里,一定会有“胡女当垆坐,玉手笼轻纱。曼妙阳关柳,笑颦雪莲花。自言天山下,千载古为家。嬉戏于阗水,歌舞傍琵琶”的情景。
  那时,甘加河边,一定有女子笑着洗衣,相互浇水的情景。
  这儿,那时一定是有驿站,也一定有青衣如水的书生,或者袍袖飞扬的官员,在驿站借宿。面对着无边芳草,无边的花儿,他们一定会捋须长叹,低吟赋诗。
  时光远去,他们早已走入竖行文字里,只有一座城的遗址,一直保存到现在。

4

  八角城,从建立之日起,就记载着传奇,记载着岁月。八角城,从建立之日起,本身也就成为一个传奇。
  一个人静静地走在这儿,我面对着城的遗址,面对着一条白净流淌的水,一时,沉默无语。只有一轮落日如鼓,浑圆,红艳,如天地间的一声惊叹。红色夕阳,照在草原上,照在八角城上,如一片胭脂水。
  一切,这一刻都覆着一层红晕,包括八角城。
  这城是谁设计的,是吐谷浑人,是吐蕃人,还是中原汉人?这,已经成为一个谜。可是,无论谁设计的,都显示着一种智慧,一种独创。
  城呈“十”字,八个城墩为支点,构筑城墙,无疑会让城更为结实,更为牢固。因为,这样的构筑,将城切割成很多个三角形。换言之,这座坚固的城,是由一个个三角形组成的。三角形的稳定性,要远远大于四方形。在这儿,一马平川,无险可守,骑兵进攻,万马奔腾,矩形城池,显然是无法支撑攻击。三角形,则要坚固得多。
  其次,城如此建造,在十字交叉处,建造一座瞭望楼,放一岗哨,是可以清楚看到四边来犯之敌,矩形是不行的。
  最主要的是,小小一城,形成多面形,对手进攻,兵逼一面,无法展开;兵分几处,容易分散,使不上力。而城上的防守,则很是得益,成为斜角的两面城墙上士兵,可以共同用箭,射击攻城士兵,互为照应,力量大增。
  古人设计之妙,由此可见一斑。

5

  我走下斜坡,走入城门洞,如当年远来的商人一样,缓步行走在八角城内。
  城内,一户户人家都静静的,沉浸在夕阳中。他们土木结构的房子,不高,有点典雅,给古城无形地增添了一份生机,一份和谐和美好。间或,有一条狗跑出来,在洁净的阳光下,汪汪叫两声,又转头跑了回去。
  随着狗叫声,就有女孩走出,一脸的羞涩,带着微笑,仿佛是从唐诗宋词里走出来的,有一种婉约,一种古韵。
  一条溪水,从西边流入,如含情脉脉的眸光,如呢喃的情话,一路流淌着,迂回曲折着,将一户户人家串联起来。
  水边,有人洗菜,有人洗衣。
  夕阳光映在水上,一闪一闪的,将一片片白净的光,打在人的脸上,带着一种清亮,一种润泽。人的脸上,也就一片光泽,不得不微微地眯着眼睛,更显得有点迷离朦胧。
  远处的绿色,从白石崖那畔流淌过来,绿涛滚滚。
  近处的绿色,从天边铺展过来,清水荡漾。
  八角城在绿色里,虽然显得古老,可也不失清新;虽然显得陈旧,可又有着一种诗韵。我走在八角城里,一时,如走在历史和现实中。
  眼前,是一片和谐,一片阳光。
  耳边,是草原上传来的隐隐歌声:“你有一个梦,我有一个梦,编织一个美丽的中国。你有一颗心,我有一颗心,永远伴随亲爱的中国……”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