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宣瑞
对于甘南,我有一种说不出的心喜和向往,若要问甘南是什么样的,这不好回答。那是片净土,净土深处有着一股力量,无时无刻不引着你去探索,去发现。 甘南很美,要自驾去,走哪停哪,随意游逛,不用有任何拘束。即使你是拘束的,到了甘南,那平旷的天地,也会让你敞开心扉。 我们一家是去年夏天自驾去的,第一站是夏河县。是的,闻名于世的拉卜楞寺就在那里。我们住在拉卜楞寺对面。酒店窗外白云蓝天,也是草原,起伏连绵,夜晚什么也看不到,却能隐约听见牧羊人赶着牲畜打道回府,牲畜胸口的铃铛不住作响,安抚着即将沉睡的大地。 午后,我们来到寺中,古老的拉卜楞寺白墙红窗,窗户精小,檐上挂着一条条丝绸,寺顶金碧辉煌,阳光一射,耀得人眼睁不开。这儿的建筑都是方的,方得很规矩。窗是方的,门也是方的。寺中很多黑羽红喙的鸟儿,我一直认为是乌鸦,但听当地人的解说,才知那鸟儿的俗名叫“红嘴鸟”,寓意是很好的。 给我们当导游的是一名藏族僧人,身披红袍,说话很精神。他没有姓,只有法号:单巴。从他的一言一行中可以看出对佛教很深的信仰。我很敬佩他。单巴像很多藏族人一样,眼睛清澈,虽然皮肤黝黑,但内心纯洁。 当然了,他们在大草原上生活,心灵早得到了来自大自然的净化。 一不小心就脱离了大部队,我和爸妈漫步在寺中。夕阳下,我们的身影格外长,格外伸展。迷人的拉卜楞寺。 拉卜楞寺会下雪吗?待他下了雪,我还来!不约而来。 细细地走过拉卜楞寺,又行了大半个夏河,去到一家平常的小店,见了很多从未见过的水果。我对一框青绿的梨产生了兴趣,店里一位大妈见了,匆匆跑来,双手在围裙上擦了擦,很自然地挑了个梨送过来,用带口音的普通话说:“尝尝,这可甜了,别的地方都没有,就我们这儿有!”这可荣幸了,我大咬一口,别说,真好!梨甜得说不来,但却又不是齁嗓子的甜,就像最纯的水。见我吃了,很多店员放下手里的工作,都凑来,等着我的评判。我不想突出什么,就没有赘述,只是喊了声:“甜!”这可把大妈们逗乐呵了,开心地笑起来。我也催促着爸妈买一些,多买一些。 行途中,就着梨,赏风景,颇快活。 最想说的,或许是扎尕那,把我留在那里的话,我也很愿意。 扎尕那在藏语中意为“石匣子”。听到“石匣子”给我的第一印象,好像难以找寻,坚固不可摧。我想对了,这儿,确实隐蔽。 扎尕那唯一的路,是村子中一条很窄的路,我们住在村子的最高处,一番波折,终达山巅!放下行李,昂首挺胸地站在最高处,一切明朗起来,村子四周围着座座高大的青山,山青如碧玉,长着极多极高的松柏。山顶处,几片白云还在飘荡,白云上,几只神鹰飞舞,它们在道道金光下,肆意翱翔,这儿是它们的家。山顶外,是蓝天,纯洁的蓝天。山下,村落如龙,盘曲着,安静地立着,第一个踏足这个仙境的人,估计是顺着流水,随着羔羊,伴随神鹰的指引来的。扎尕那,受到了上天的眷顾,它太美了。 晚餐时,我们在屋里吃。那是一间不错的小屋,四面都是落地窗,一回首,就见了上天眷顾的村庄。饭很好吃,吃得最爽快的是手抓,手抓的肉条很大,有肥有瘦,吃时点一些辣子面,就着蒜,不腻了,更香了。藏香猪肉也很好呀,把黑猪肉切成片,和小葱炒,炒到猪肉的皮已酥脆,肉是淡淡的红色,小葱则不失青绿的本色,二者相伴,料虽少,但不失风味,妙哉。饭毕,为我们服务的藏族女孩说,夜晚在这儿能看见银河的,可今天看不见哩。我回首,果然一片黑,啥也看不见。扎尕那风云变化,一片云便能带来两三滴雨,夕阳时,几朵阴云遮住了落日,到了夜里,云还未散去,就看不见了明月星辰。 离扎尕那不远的大山上,有一片草原,开着点点黄花,美名仙女滩,再向上去,是小潭,水很清,极凉,没有鱼儿。水面浮着落叶,水底沉着枯木,这水清得,清出了湛蓝色,有树阴的水,还显出淡淡的花青色。估计这里原来是个大坑,年年大雨铸就了这里,美其名曰仙女湖。去仙女湖的路上,皆是松柏。瞧,有只小松鼠正在抱着松果吃。路两边,土地上,松柏的树干上,长满了青苔,使得四处一片绿,绿得很自然,让人心很静,什么都听得清楚。 甘南是个很美、很有情调、很有人情味儿的地方。让我介绍甘南的话,要说的太多太多,是说不尽的。 这一行,学到一句藏语:扎西德勒,是吉祥如意的意思。愿各族人民:扎西德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