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合作讯 (记者 张小慧 通讯员 李伟) 近年来,合作市卡加曼乡以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为契机,坚持政府引导、政策推动、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方针,依托地处城市近郊的区位优势和农业产业基础,聚焦党建引领,延伸产业链条,进一步推进特色产业及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全力做好乡村振兴“大文章“。 特色产业优结构,蓄势赋能促发展。卡加曼乡以“乡村振兴”建设为契机,紧紧围绕产业做文章,聚焦特色下功夫,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在拉寨村投资599.41万元建设提升合作市特色产业园标准大棚15座、高标准智能大棚8座,种植高原夏菜、奶油草莓、羊肚菌为特色的“卡加曼三宝”。进一步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营不断发展壮大娟姗牛繁育、青贮饲料加工、旅游山庄休闲、百亩花海观光等特色产业发展体系,切实走出了一条特色产业“抱团”发展的新路子,为加快推动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带动农牧民群众增收,推进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也为特色旅游产业转型奠定了发展基础。 特色产业添“引擎”,乡村振兴启新程。今年以来,卡加曼乡以“三抓三促”行动为契机,以田园综合体项目巩固提升及AAA级景区为依托,紧紧围绕合作市创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工作目标,立足资源禀赋,充分发挥“头雁”优势,由村“两委”带头,打造集休闲娱乐、生态旅游为一体的博拉庄园,同时,按照群众主动参与、政府予以项目建设和清单式技术培训支持,打造10户农(藏)家乐,按照“强村带弱村”的原则,进一步发挥香拉村产业优势,吸纳乡村振兴衔接资金530万元,以入股分红形式,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最终达到“四村”融合的目的。切实不断深入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发展,力争完成全域特色旅游发展,塑造卡加曼乡村特色旅游品牌,切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着力助推乡村振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