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2版:甘南日报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夏河科才镇:牦牛产业焕新机 “智慧牧场”促发展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23年06月19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李婷婷 通讯员 刘尕藏


  本报夏河讯 (记者 李婷婷 通讯员 刘尕藏) 近年来,夏河县科才镇积极探索,努力突破养殖方式单一、营销模式落后、产业发展滞后的传统养殖模式,通过打造智慧牧场,促使牦牛产业转型升级,找到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用科技助推牦牛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夏河县琼浆闹日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牦牛佩戴了智能项圈,里面包含传感器、太阳能电池、无线信号发射装置、GPS芯片,这些设备可以准确记录牦牛生长情况的数据,并实时传输到大数据平台。通过数字牦牛产业综合管理服务平台,不仅可以看到牦牛活动的实时影像,每头牦牛的编号、运动量、采食量、体重、运动轨迹及疫苗接种、就医用药等数据都可以查阅。依托智能项圈传感器和GPS,大数据平台会通过牦牛抬头低头频率测算出牦牛的进食量,通过运动轨迹测算出牦牛的运动量。
  建立牦牛产品追溯系统,利用智慧牧场大平台、云计算、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按照统一追溯模式、统一追溯标识、统一业务流程、统一编码规则、统一信息采集的要求,被记录的牦牛达到可屠宰标准后,牦牛的养殖数据以二维码形式提供养殖记录和畜产品溯源数据,供消费者扫码阅读,实现产销可对接、信息可查询、源头可追溯、生产消费互信互认。
  多元化,牦牛认养可实现。通过开发小程序及APP,用户交付认养费用后,便可在线领养一只母牦牛,交由智慧牧场代养12个月,期间可通过小程序或APP实时掌握牦牛行动轨迹、生长和健康状况,做“网上牧民”,体验远程养殖牦牛的乐趣。
  (上接一版)投入288万元提供“日间照料”服务,投入142万余元实施“阳光家园计划”项目,投入185万元培育残疾人创业基地11个,投入462万余元为近800人次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服务,投入310万元实施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885户。大力实施“爱心济困”行动。通过结对认亲,审核认定特困家庭3476人。充分发挥共青团职能优势,依托州青基会,深化“青”字号品牌建设,多次赴外联系公益组织,争取爱心助学、关爱青少年成长等捐赠项目,持续推进“街舞进校园”“春蕾陪伴”等公益助学活动。累计募捐爱心物资价值32万元;为49名品学兼优、家庭困难的中学生发放助学金5.88万元。开展“守望成长 情暖童心”六一关爱行动,为1200名学生发放“乡村振兴 扶智助学”关爱包,价值42万元。
聚焦精准帮扶,企业包联实现“呼与应”相互动
  始终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发展放在首位。通过上门服务指导、召开企业家恳谈会等方式,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用工需求和职工薪资、社保缴纳及劳动维权等情况,点对点、面对面宣讲解读政策,扩大利企惠民政策的知晓率。截至目前,全州发放贷款8030万元,其中发放小微企业20笔3690万元,个人发放206笔4340万元,发放陇原惠岗贷1277万元。成功举办“百千万”创业引领工程甘南州第一届“创响甘南”创业创新大赛,发放企业创业担保贷款5370万元,为5户企业发放“陇原惠岗贷”款项1147万元。深入开展“乡村振兴助推行动”,瞄准重点群体建清单、对接就业单位找岗位、紧盯就业质量抓培训、拓展渠道平台优服务、落实扶持政策提信心,帮助群众出思路想对策,不断提高劳务输转组织化程度。截至目前,全州输转富余劳动力10.01万人次。
聚焦强基固本,组织工作实现“联与建”相促进
  全州各级党组织扎实开展“支部联建结对,党员联户结亲”主题党日活动,深入联建村(社区)开展调研座谈,与村(社区)“两委”班子、党员群众代表商讨村(社区)在基础设施建设、惠民政策落实、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民事村办”等工作中面临的困难问题,帮助村(社区)党支部理清发展思路,制定相应工作举措。围绕组织联建、队伍联管、活动联办、治理联抓、产业联谋等方面,精准对接联建单位资源清单和村(社区)需求清单,与村(社区)党支部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签订支部联建协议,并按照党务公开程序公开协议内容,接受广大党员、群众的监督。组织党员干部到联系户开展走访结亲活动,与结对群众面对面交流思想、手拉手沟通感情,同步宣讲党的惠民政策,掌握群众生产生活近况,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帮助解决群众面临的一些急难愁盼问题,为全力打造群众工作新标杆、新名片助力添彩。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