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夏河讯 (记者 李婷婷 通讯员 高茂森) “三抓三促”行动开展以来,夏河县达麦乡突出党建引领,综合开发文旅产业,“特色民宿+生态旅游”等新业态让当应道村秀美的自然风光、独特的民族文化、浓郁的民俗风情成为吸引游客和推动发展的强劲引擎。 突出以打造“拉卜楞后花园、夏河人民农家院”的乡域旅游发展思路为主线,以“山水达麦、乡愁村寨”为品牌,以藏乡风情体验地、诗意生活休闲地、县城游客集散地、网红打卡目的地为目标,将当应道村打造成集“旅游、餐饮、住宿、休闲、娱乐”为一体的藏寨式乡村旅游特色村。高标准推进乡村振兴项目,抢抓政策机遇,充分把自然景色、人文风情、民俗文化等有机结合,以打造“一村一品”为抓手,大力实施生态文明小康村和“一十百千万”工程,乡村振兴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旅游基础设施配套齐全,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民族民俗特色逐步彰显。高水平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村党支部和党员带领群众建成集避暑度假、森林旅游、运动健身、休闲娱乐为一体的藏文化综合性生态旅游度假区,村集体经济收入逐年实现倍增,有效推动了乡村文旅产业转型升级,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高品质打造特色民宿,上半年重点打造完成5户具有藏民族特色民宿及1户集蒙餐、藏餐为一体的藏蒙牧家乐和生态民宿,通过“文化+旅游”等新业态模式努力将当应道村建设成为一流的旅游标杆村、群众心中的幸福村。 (上接一版) 聚焦文旅产业“大融合”,不断催生品牌蝶变效应。加快构建“大生态催生大旅游、大旅游牵引大转型、大转型释放大效应”的现代文旅产业体系,采取“旅游+”模式,深化文化旅游与现代农牧、节能环保通道物流等生态产业渗透融合。以全国民族地区同步实现现代化现场会、全省旅游大会、建州70周年庆祝活动、香巴拉旅游艺术节举办为契机,结合“三抓三促”行动,真正实现旅游环境大改善、服务能力大提升、业态模式大变革,有效激发文化旅游的内生动力,高质量、高标准推进文化旅游“一十百千万”工程、八条精品旅游风情线和生态景观廊道建设,全力创建冶力关、扎尕那、当周草原5A级旅游景区,全面放大文化旅游综合效应,努力把甘南打造成全国独一无二的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和世界旅游目的地,让甘南文化旅游的魅力走出甘肃、走向全国、享誉世界。 聚焦绿色发展“大引擎”,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甘南州牢牢把握“三新一高”导向,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把生态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在依托各地资源禀赋中差异化发展“牛羊猪鸡果菜菌药”八大特色产业,特别是甘南牦牛地理标志品牌和“中国牦牛乳都”品牌,发挥地理区位优势,突出绿色、有机、无污染特质,实施牦牛产业效益提升计划和生态养殖、收购加工、产品研发、市场拓展、产业招商、品牌提升等全链条突破行动,积极构建高质量发展现代化牦牛产业体系。努力将规模大、品牌优的产品做大做强做优,将“甘南牦牛藏羊”“临潭百花蜜、中药材”“卓尼菜籽油”“舟曲桑茶、丛林藏鸡”“碌曲青稞炒面”“迭部藏香蕨麻猪”等29个叫得响的品牌入选“甘味”目录,成功创建“名特优新”特质农产品认证,全州特色产品的知名度不断扩大,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逐步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