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彩霞 通讯员 王德雄
近年来,临潭县高位谋划推动,坚持全民动员、全员参与、全域治理、全时保洁的工作原则,全力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实现了从全面推进向精细化转变,从治标起步向标本兼治延伸,从“脏乱差”到“洁净美”蜕变。在巩固全省全域无垃圾治理成果,深入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第三批次成效评价中,排名全省第二。 强化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成立了环境卫生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印发各类制度方案,完善统筹协调、县乡村三级联动、网格化分片分段、跟踪督查等长效机制,将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纳入村规民约,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实现了制度化、常态化整治格局。 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发挥主流媒体舆论引导作用,通过电视台、网站、手机短信、微信客户端等媒体平台,完善村规民约、发放倡议书、悬挂条幅、张贴标语、户外宣传等方式,多渠道、多层次、多角度宣传报道环境卫生综合治理条例,环境卫生整治的目的意义、政策措施、工作成效,努力营造全民动手、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推动形成“全民参与、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 改善市容市貌,提升城市形象。大力实施城区基础设施和“五化”工程,集中清理乱设摊点、违章停车等320处,查出并整改大型破损广告42处,拆除违规户外喷绘广告78处,清理卫生死角、乱贴乱画2300处,维修城区主次街道草坪护栏102米。在县城区东环路、政府广场、北环路等路段街道栽植补植丁香、榆叶梅、金银露梅、水蜡、牵牛花、金叶榆等花卉绿植3898平方米13.46万株,安置花箱62个。落实“全天打扫、机动巡查、分片包干”制度,采用“洒水车+扫路车”联合冲洗清扫的模式,重点对县城出入口、城区主次干道、背街小巷等地进行冲洗清扫,机械化清扫率达到70%以上。 聚焦重点任务,优化城乡环境。累计投资2.36亿元,实施了城区南大路、东环路、东街、迎宾路等建设项目,县城出行条件得到改善,城市面貌进一步提升。实施棚户区改造256户,抗震结构改造369户。深入开展停车设施建设管理“一难两乱”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全县新增各类停车泊位3672个。完成农村户厕改造21579户,建成村厕141座,村厕覆盖率100%,建成乡镇公厕16座,覆盖率100%,完成厕所革命整村推进村95个。创建“清洁村庄”110个,创建率达78%,提升改造生态文明小康村396个。组织开展了“春节后大扫除”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山水林田湖草沙大治理、生态环境大优化”主题实践活动。累计参与人数7.33万人次,整治乱堆乱放120处,清理垃圾125吨,疏通河道30.4公里,修复边坡600多米,完成道路绿化14公里,拆违治乱3处,栽植云杉11500余棵、小青杨5200棵,实现了乡村颜值不断提升,城乡环境提质升级。 严格督导考核,构建长效机制。创新督查方式,继续发挥督查“利剑”作用,进一步建立健全长效治理、分片包抓、日常监管、督促检查、考核评价、责任追究“六大机制”,由环境综合整治督查组每月对全县各乡镇、各部门单位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坚持一月一督查、一月一排名、一月一通报,采取定期检查、明查暗访、随机抽查、回头复查、红黑榜通报等方式,全过程、全方位、高密度跟踪问效和督查评估,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在“临潭督查动态”及“五无甘南创建”微信群予以通报反馈,建立问题台账,实行对账销号,用严格的督查倒逼整治责任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