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4版:甘南日报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凝心聚力 谱写新时代的奋进之歌
——玛曲县经济社会发展综述◎记者 苏琳喜 何龙 后晶晶 杨占喜加草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23年08月04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


  70年来,玛曲县实现了从“一步跨千年”走向“同步奔小康”的历史性变革,谱写了从封闭、贫穷、落后走向开放、富裕、文明的宏伟篇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玛曲县委、县政府贯彻执行党中央重大决策和省州委工作部署、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统筹推进玛曲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群众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环境保护力度加大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深入推进环境革命、风貌革命、垃圾革命和厕所革命,加快实施草原生态修复、沙化草原治理、矿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牧村人居环境改善、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等工程,扎实整改中央和省州生态环境督察反馈的各类问题,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投资9亿元实施了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建设、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退牧还草和“三化”草场治理等项目,加强草原湿地、土著鱼类、野生动植物保护。治理沙化退化草原430.36万亩;治理草原鼠害539.4万亩,兑现草原生态奖补资金4.58亿元,核减超载牲畜110.14万个羊单位,4340户牧民实现定居,实施禁牧休牧、草畜平衡草场1288万亩,义务植树和人工造林50余万株。
  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污染防治攻坚战,县域空气、水质、土壤质量优良率达100%。沙化土地面积由12.23万亩减少到8.82万亩,下降27.9%;潜在沙化草地面积由67.77万亩减少到54.31万亩,下降19.9%;草原综合植被覆盖率由2011年的96%提高到2021年的98.33%。
  结合牧村人居环境提升工作,大力整治公路沿线人居环境,打造226户人居环境样板,经验做法在全州推广。投资5.48亿元,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等生态工程,小流域治理5.75万亩、建设黄河沿岸阻沙林1万亩、修复矿山生态0.33万亩,草原生态不断向好。
  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整治黄河玛曲段入河排污口34个,县域空气质量优良率、水质优良率均达100%。常态化推进草畜平衡,足额兑现奖补资金1.2亿元。积极推行林长制,划定9个县级林长片区。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完成采日玛镇麦果尔村国家水土保持项目,水资源环境不断改善。完成13项生态环境排查整治问题整改及成效评估,86项各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全部通过州级复核,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取得显著成效。成功创建阿万仓国家草原公园试点。完成100户486人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任务。
国民经济长足发展 居民收入大幅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玛曲大力实施民生幸福工程,确保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丰富和完善发展举措,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发展速度不断提高,居民收支水平快速提升。
  “八五”末,玛曲县财政实现动态扭补,到2006年财政收入首次突破1亿元大关。到2022年底,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2.8亿元,同比增长0.4%;县级财政收入2600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3亿元,同比增长31.4%;固定资产投资12.5亿元,同比增长3.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亿元,同比增长2.3%;城镇和牧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3万元和1.3万元,同比分别增长7.4%和10%。
  全力实施牦牛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依托5个牦牛繁育产业带和3个藏羊繁育产业带,打造河曲马场万头牦牛和欧拉镇扎西滩万只藏羊养殖基地,培育“五有合作社”15家、生态牧场60家、牦牛藏羊示范点5个;阿孜畜牧科技示范园被认定为国家级牦牛保种场,玛曲牦牛肉、藏羊肉被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实施牦牛生鲜乳冷链物流、牦牛藏羊精深加工生产线提标升级、中藏药材仓储物流中心等项目,扶持畜产品加工企业转型发展。
  实施阿万仓4A级大景区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打造旅游标杆村1个,景区景点服务功能不断完善;成功举办首曲牧歌县域品牌暨旅游推介会等活动。2022年接待游客20.34万人次、创收1.07亿元。200兆瓦牧光互补光伏发电一期项目建成投用,累计发电714万千瓦时、创收214万元;积极推进3000兆瓦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前期工作,新能源产业发展取得新突破。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扩大 各项建设硕果累累
  改革开放以来,玛曲县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城乡建设,积极落实牧民定居工程,昔日规划无序、道路狭窄不平、基础设施落后、房屋矮小陈旧的景象不复存在,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之后,玛曲县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区开发建设步伐。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后,玛曲投资总量持续扩大,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经济和社会基础设施建设新上项目增多,基础设施建设长期落后的局面得到明显改善。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由1978年的78万元,增加到2022年的12.5亿元。逐步形成了国有投资、民间投资等多种投资形式,尤其是民间投资大幅增加,有力促进了全县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健康发展。
  建州初期,玛曲只有县城之名,没有城镇之势,党政机关一直在帐篷中办公,建县五六年后,才先后修建简易办公房35幢取代了帐篷办公室。改革开放以来,玛曲县对城市建设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加强了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投资,加快了城镇化进程,全县城镇牧村公用设施日臻完善。
  实施城乡供水和黄河玛曲段防洪治理工程,改造提升过境国道省道和县乡村公路等级,完善城区路网结构、污水和垃圾处理、供热供电、文化休闲购物等公共服务设施,实施保障性住房、廉租房、公租房建设、城区棚户区和牧村危旧房改造等工程。
  县、乡、村文体场所基本实现全覆盖。玛久二级公路、玛沁三级公路、S330河曲马场至黄河桥三岔路口三级公路、玛曲黄河特大桥、齐哈玛黄河大桥等重点交通项目建成通车。生态文明小康村、易地扶贫搬迁、沙化草原综合治理、光伏发电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落地实施,极大改善了城乡落后面貌,夯实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基础。
  玛曲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稳增长、夯基础、促发展的有力抓手,依托“兰洽会”“津陇共振兴”等展会节会签约项目3个,签约总额达1.05亿元;投资24.88亿元,实施各类项目53个,开工率100%。尤其是生态文明小康村、首曲康养家园、城市更新、棚户区改造、城区道路提升改造、农牧村水源保障工程、自然村组道路工程、S204线阿孜试验站至齐哈玛黄河大桥改建工程、S583线沙木多至木西合段公路工程等一大批项目顺利实施,极大改善了城乡基础设施条件。
结构调整成效显著 经济发展方式逐步转变
  近年来,玛曲县聚焦总目标,总结经验,遵循经济发展内在规律,在实践中探索前进,不断调整经济结构,从传统畜牧业“一业独大”,到黄金采掘工业异军突起,再到工业与服务业双轮驱动,逐步形成了多个支柱产业并举、多种经济成分互竞的产业格局。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实现了由传统畜牧业为主到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历史性跨越。玛曲县在强化第一产业,优化第二产业的同时,发挥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畜牧业结构向效益畜牧业方向调整,高原特色畜牧业、设施畜牧业和畜牧业产业化不断发展;所有制结构发生较大转变,多种经济成份共同支撑玛曲经济发展。
  积极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打破单一公有制经济格局,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发生了深刻变化;所有制结构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个体、私营经济、股份制经济得到较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总量迅速增加;畜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效益畜牧业成效显现。实行“牲畜归户,私有私养,自主经营,长期不变”和“以草定畜”政策,使牧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得到了极大提高。全面实施草畜双包经营机制,实现定居放牧,带动广大牧民实施牧业生产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信心,早出栏、多出栏已成为广大牧民的自觉行动。同时,加大对畜牧业的投入,积极改善牧村生产生活条件,实施科技兴牧项目,调整和优化畜群结构,畜牧业现代化水平和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尤其是取消牧业税,草原奖补、牛羊保险等一系列惠农政策的相继实施,激发了牧民群众发展生产的积极性,推动了全县牧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人民生活质量极大提升
  “过去,村民主要靠传统种养殖为生。近年来,党和政府帮扶修通了进村水泥路,安装太阳能路灯,修建公共活动场所,实施安居工程,帮助村民新建改造房屋,藏家人的生活越来越好了。”玛曲县欧拉乡班禅新村村民尕布说。
  建州初期,玛曲县人民过着游牧生活,经过多年的艰苦创业,自力更生,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吃的方面,由过去解决温饱,到如今讲营养、讲健康;住的方面,由只能避风挡雨到如今讲环境优美、舒适高档;用的方面,向环保化、高档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教育基础设施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前3年通过国家评估认定。从1956年建立第一所帐篷小学开始,玛曲的民族教育逐步走上正轨。至2022年,落实各类补助资金2933.15万元,惠及学生2.13万人次;投资1.07亿元提升办学条件,新(改)扩建幼儿园5所、中小学11所,新增校舍1835.95平方米;稳步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和义务教育阶段“三科”统编教材,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达68.13%、97.07%、94.41%,办学质量进一步提高。
  医疗卫生事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建立了遍及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服务规模、技术水平、服务能力、从业人员素质不断提高,医疗保障体系逐步建立。深入推进健康玛曲建设,县人民医院通过二甲医院评审,县藏医院通过二甲民族医院复审,完善“先诊疗、后付费”“分级诊疗”和“一站式”结报制度。全面落实就业政策,新增城镇就业2819人,城镇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开发各类公益性岗位3077个,落实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创业贷款6330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6%,基本医疗参保率达98%,门诊住院、大病保险、医疗救助1.2万人、报销2269万元。
  今天的玛曲县,各族人民亲如一家,手挽着手,心连着心,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康庄大道上,安居乐业、保障有力、家园秀美、民族团结、文明和谐的美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