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3版:甘南日报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蒲公英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23年08月07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包红霞


  □包红霞

  早春二月,观测场草色远看一片绿,近看却似无,唯独蒲公英向日葵一样显眼的金黄花瓣,总是十分神气的在朝阳中盛开,夕阳中并拢。也许是将所有的力量都供给了花茎,仔细瞧,刚开花的蒲公英往往叶瓣较小。
  蒲公英有药用价值,浑身都是宝,根系药性更高。小学时的暑假,挖野药凑学费,蒲公英是首选。一本杂志上读到篇短文,妻子得了种怪病,民间医生开偏方,叮嘱用野生蒲公英根熬汤为药引吃中药。丈夫不辞劳苦去野外采挖,将最大的根拿来给妻子熬药,妻子的怪病各大医院久治不见好,喝着蒲公英根药引的草药,一天天好转,蒲公英成了爱情的见证。
  我和爱人在高原玛曲上班,女儿上小学前一直在老家,春末夏初跟着我的奶奶,祖孙两人翻山越埂,三天挖的蒲公英晒干后50斤面粉袋结结实实一袋子。奶奶八十老人,女儿身单力薄,费了好大劲才抬到通往集市的马路。没想到和收药的人谈好价钱称了斤头打开袋子往麻袋里转装时,两只老鼠蹿出,见有老鼠,药贩子马上说一斤二分钱,秤上又缩了水,一袋子给了九毛钱。
  当年一斤蒲公英在街上卖8毛钱,药贩半道上出2分钱,因为老鼠在里面垒了窝啊,背街上送都没人要,他算照顾祖孙俩。9毛钱,让女儿兴奋了好半天,也因老鼠蹿出袋子而害羞了好半天,完全忘记了胳膊抬蒲公英到马路边的酸痛。她说,睡觉的小老鼠跑出来了两个,她不好意思极了,对收蒲公英的药贩子充满感激。奶奶揉着胳膊愤愤于药贩的刁钻,却又无奈。奶奶说那天汗水湿透了女儿的小褂子,头发根里都渗出了汗水。返回时路过乡政府驻地,奶奶给女儿在供销社门口五毛钱买了块小布丁奶油雪糕。那时候山里很少有城里娃吃的冰激凌之类的冷饮,村里的小卖部只有廉价的棒棒冰和冰棍。那块小布丁雪糕让女儿至今回味如昨,每次说起都是习惯性地舔舔口唇,总要说说吃完雪糕舔雪糕纸的过程,每次总要说说太奶奶对她的疼爱。
  熟悉山路的我闭眼都可以看见女儿和奶奶那天的汗水。奶奶说,她给女儿买了雪糕,女儿硬是让她先尝了一口才吃了起来。多年来,我一直心疼着那段山路上行走的奶奶和女儿。唯一欣慰的是女儿不但记住了小布丁的香甜,而且懂得了感恩和珍惜。
  蒲公英盛开大约十多天左右,像丝绒一样的花絮就展现在茎杆上,风一吹,飘飘扬扬或高或低,飞向远方……
  少女时代喜欢跪地上吹蒲公英花絮,注视其天马行空的飞扬。
  一直难忘小学四年级的暑假,乡上电影队到村里播放《巴山夜雨》——孤苦伶仃的小主人公,在押解爸爸秋石的船上,唱着“我是一颗蒲公英的种子”,最终与爸爸团聚。主题曲“我是一颗蒲公英的种子”是受迫害的妈妈临终留给小姑娘找爸爸的信物,小姑娘及父母坎坷的遭遇和船上与恋人告别的杏花及祭奠被武斗致死儿子的大娘各自的故事让我泪水涟涟……
  我们村播放后电影队去邻村,我追着看,几场追看后就会吟唱主题曲了。至今一直喜欢哼唱“我是一颗蒲公英的种子”这首歌,高兴、烦恼时都哼,主题曲字字解愁又抒情,最重要的是还能品读出一种精神。
  一直喜欢吃蒲公英做的浆水酸菜,每年开春和秋后都要采几次。有时也做蒲公英面和烙蒲公英馅饼吃,当然也免不了凉拌。春末夏初雨后采的蒲公英最鲜美,洗干净油泼辣子加葱末蒜汁,再佐以盐和花椒粉,卷饼子吃,别有一番醇香清苦滋味。挖蒲公英,往往看见根部汁水如乳,每次采挖,总是带点根,这样留下的部分就会很快长出新叶而且更胖更大。
  一直喜欢着蒲公英的朴素和种子落地就是家的自由,很欣赏春天里众多蒲公英竞相开瓣,阳光下温煦一片的热烈奔放,总觉得它们是在用自己灿烂的生命回报阳光的温暖和大地的慈祥……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