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3版:甘南日报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甘南之眼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23年08月07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马健


  □马健

  深秋的甘南郊外,草木渐次枯黄,天空碧蓝如洗,视野所及之处,牛羊在野外悠闲地吃草。我们的越野车从甘南州城区一路往北飞驰直达咯,再西进王夏高速公路,车子一路顺畅,目的地很快便在眼前。
  我们要寻访的便是夏河桑科湿地公园,位于夏河县城西南13公里处,是桑科乡达久滩(“跑马滩”之意)草原的一部分,为四周群山环抱,中间开阔平坦的高山草原。湿地有大夏河水从南到北徐徐流过,水草丰茂,风景优美,蓝天白云下牛羊成群,一派自然田园风光。桑科湿地的行成,源于青藏高原融化的雪水,流经高山草甸的过滤,积蓄在高山草甸的山谷之中。夏河县桑科湿地誉为候鸟的“中转站”和“停机坪”,常年有几百种、几十万只候鸟来此中转、栖息、换羽。这里的树林、湿地、湖边、水面、栈桥上,鹤鸣九皋,森林繁茂、候鸟翔集。交互着静的哲思与动的狂想。
  湿地公园里,茂密的林地连接成绿色的长龙,构建出一道煞是美丽的绿色屏障。芦苇、茅草、香蒲等植物相互交杂,湖泊、湿地、沼泽遍布其间,放眼望去,水色天光,欣欣向荣,流光溢彩。星辰湖泊、万鸟翔集,浩荡滩涂、茂密林海,让此处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自然样本。
  我在桑科湿地公园见到了摄影师子安,他正领着几名外地友人在此观鸟。子安还有一个身份,那便是“鸟导”。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观鸟也要像子安这样的“鸟导”专业性地介绍与观察,我们才能看到湿地公园里那些自由的精灵,单独观看或许只是图个新鲜和热闹。
  子安观鸟已经20多年,他认识的鸟儿种类多达上千种。有了这样的“鸟导”专业介绍,我们很快便知道眼前的是什么鸟,从哪里飞过来,在这里栖息多久,什么时候飞走,它们有什么习性等等,他都如数家珍。“你们看,这张是我在这边湿地拍到的震旦鸦雀,被称为‘鸟中大熊猫’,对水质要求非常高。”子安翻着手机上的图片,话语里满满的自豪。
  随着甘南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湿地公园变得日益灵动有趣,成了子安等摄影爱好者们的乐园。近年来,他和圈中好友在这里陆续拍到的震旦鸦雀、翠鸟、天鹅等对环境要求较高的珍稀鸟类不少于100种。
  子安最大的爱好便是拍摄鸟儿,他经常“全副武装”“潜伏”在夏河桑科湿地公园的芦苇荡中,用镜头悄悄记录鸟儿之美。“我通过观鸟,讲述中国生态故事,我国的生态越来越好,人与自然更加和谐共生,这也是我做‘鸟导’的自信和底气。”子安有些自豪地说。“现在的夏河桑科湿地公园是鸟儿的天堂。”
  千百年的光阴流转,甘南的先民们没有想到,他们穷尽一生、历经百余代人的努力,战天斗地的这方滩涂,如今已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美与共的湿地之都。桑科湿地不仅风光秀丽,还是吉祥之地。在这湿地上,我领悟到“道法自然”的真谛,感受到“把自然还给自然”的惬意!在我的手机中,一直保存着这样一幅图片:深秋季节,广袤无垠的滩涂湿地上,树木层林尽染,色彩斑斓。成群结队的候鸟在蓝天下恣意飞翔,微风拂来,芦苇、花草随风轻摇,隐于其中嬉闹的鸟儿若隐若现,图片的中间,有一泓椭圆形的碧蓝湖水,像极了人的眼睛,它在凝神张望,蓝天白云映入它的瞳孔,湿地上所有事物被收藏进眼底……
  这幅图片,我称之为“甘南之眼”,在这里看着天空,看着湿地,看着草原,看着人类,看着世界。我揣摩着,它纯净的眼波里一定掩藏着秘密,甚至它也在思考和追问:过去的甘南湿地有什么?如今的甘南湿地有什么?将来的甘南湿地有什么?
  我相信甘南之眼的答案不难回答,那便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永久共生画面!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