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2版:甘南日报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与党和人民同行 在新时代闪耀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23年08月15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


  (上接一版)进入新时代,《甘南日报》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加油鼓劲;紧紧围绕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为实现甘南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振臂高呼,在甘南大地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为时代作传,让历史见证。70年来,《甘南日报》始终坚持党性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忠实地宣传党的主张,反映人民意愿,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定格于一篇篇文字、一个个镜头之中。一张报纸的情怀担当,也在岁月更迭中愈显深沉。
(二)
  一个好故事胜过一打道理,一个好故事胜过千言万语。作为甘南党委机关报,讲好甘南故事,展示甘南形象,凝聚甘南力量,是《甘南日报》职责使命所系。70年来,扎根祖国西部这片广袤的热土,《甘南日报》是甘南历史最忠实的见证者、记录者,也是甘南故事最权威、最生动的讲述者。
  《毛主席的医生来了》《有一种力量令人震撼——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抢险救灾启示录》《尕秀牧民的新生活》《乡村振兴——实现一步跨千年伟大变革》……一篇篇从泥土里生长出的文字,向读者讲述了一个个生动鲜活的甘南故事,更凸显了我们党带领全州各族迈向幸福生活的坚定决心。
  从带领贡巴村成为全国畜牧业建设时代标杆村的女支书才让卓玛,到扎根基层用瘦弱的肩膀扛起脱贫攻坚重任的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张小娟,我们看到了甘南各族人民爱党爱国建设甘南的朴素情感在代代传递;从“如有来生,我还会奔赴高原”的草原曼巴王万青到用爱守护雪域高原“折翼天使”的鲁毛才让,我们见证了甘南各民族同胞手足相亲、肝胆相照的温暖情义……
  从兰合铁路的加紧建设到夏河机场的全面营运,我们聆听着甘南经济发展高昂的旋律;从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到乡村振兴实现一步跨千年伟大变革,我们触摸到甘南决战小康伟大征程上的奇迹力量;从躬身全域旅游无垃圾示范区的蝶变到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我们欣喜着甘南生态保护前行的足迹……
  还有王伟、吾尔白、卓玛加布、班玛南加……一个个如星辰般闪耀的名字!这些英雄模范的故事直抵人心,激励各族干部群众为“建设美丽甘南共圆小康梦想”携手奋斗……
  讲故事是传播的手段、引导的艺术,一个好故事蕴藏着无可估量的价值。70年来,《甘南日报》不断增强讲好甘南故事的责任感、使命感,努力锤炼讲故事的能力、创新讲故事的方式、拓展讲故事的平台,把党和国家对甘南各族人民的关心关爱,自治州党委团结带领各族干部群众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生动实践,以及甘南各民族同胞血浓于水的深厚情谊,融入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故事,传遍一江三河、飞入千家万户,草原大地爱国感恩的主旋律更高昂、团结奋进的正能量更强劲,党心、民心更加紧密地连接在一起。
(三)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
  70年来,《甘南日报》与自治州同成长、共进步,在波澜壮阔的时代大潮中始终保持奋进的姿态,不断展现青春的形象。却顾所来径,那一张张隐在文字和图片背后的面孔,浮现在每一段歌声嘹亮的里程中。70年来,怀着对党和人民的热爱、对理想信念的执着,一代代新闻工作者用不变的初心和青春的芳华,支撑起党报新闻事业的大厦。
  骑着牦牛采访、拎着马灯写稿、与牛羊共饮雪融水、与老乡同住毡帐篷……这些过往岁月里的画面,是属于《甘南日报》的珍贵记忆。一代代日报人不以为苦、自得其乐,敢于担当、乐于奉献,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推动《甘南日报》的事业在薪火相传、青蓝相继中发展壮大。
  在舟曲“8?8”特大山洪泥石流救援现场,在“5?12”汶川大地震后的帐篷里,在兰合铁路施工现场,在黄河首曲草原腹地……70年来,风一程、雨一程,越是艰险越向前,哪里有新闻发生,哪里就有甘南日报人的身影。
  夜深人静时分,捧着一篇稿件字斟句酌;万家团圆的时刻,伴着一盏孤灯看版签样……70年来,多少韶华付于流水,多少青丝染上霜华,你看到的是一张张报纸的精彩纷呈,看不到的是一代代甘南日报人兢兢业业、呕心沥血,奉献智慧与青春的身影。
  ……
  新闻工作充满艰辛与挑战,在条件艰苦的青藏高原更是如此。然而,越是艰苦的环境,越能磨炼意志、砥砺品格。70年来,《甘南日报》培养了一批批政治上、业务上、思想作风上过硬的新闻队伍。一代代新闻工作者忠实地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党和人民同行、为党和人民发声,成为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在2018年8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宣传思想干部要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增强本领能力,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
  总书记的教导为新时代的新闻工作者践行初心使命指明了方向。《甘南日报》新闻工作者牢记总书记关于增强“四力”的要求,努力提高政治素养、着力提升业务本领、奋力推进创新创造、大力锤炼优良作风,以孜孜不倦的“脚力”、广大精微的“眼力”、深思熟虑的“脑力”、跃然纸上的“笔力”,更好地体察国情州情,更好地传递党心民意。一场又一场的“走基层”活动,一次又一次的蹲点调研,一个又一个的全媒体产品,生动展现了改革开放40年来、新中国成立70年来,甘南各族干部群众砥砺奋进的精神风貌和甘南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为奋力谱写好新形势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甘南新篇章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
(四)
  时代的巨轮破浪前行,从不会为谁而停留,只有与之共奋进,我们才能领略大海上那一轮轮壮丽的日出。
  70载悠悠岁月,《甘南日报》始终与党和人民在一起,见证了历史的辉煌,也成就了自身的荣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媒体格局正发生深刻变化,从铅与火到光与电,再到数与网、云与端,技术快速迭代给传统媒体带来空前挑战;价值观的多元、各种思潮的碰撞,让社会舆论生态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特点。如何在众声喧哗中锚定思想的坐标系,在乱云飞渡中坚定价值的主心骨,巩固壮大主流舆论阵地,扩大主流价值影响力的版图,让党的声音传得更开、传得更广、传得更深入,是新形势下传统媒体面临的巨大考验。
  2019年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在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举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媒体融合发展是一篇大文章。面对全球一张网,需要全国一盘棋。
  总书记的讲话既是要求,也是号令。面对媒体融合这场不容回避的自我革命,《甘南日报》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主动拥抱变化、锐意攻坚克难。如今,策采编发一体化的“中央厨房”成为引领媒体融合发展的龙头;与此同时,改革采编体制机制,引导采编人员向全媒记者、全媒编辑、全媒运营人才转型,《甘南日报》不断加快从“相加”迈向“相融”的进程。
  2022年11月16日,甘南州融媒体中心揭牌,标志着甘南州新闻舆论工作迈上“融合发展、多元传播”新台阶,《甘南日报》站上了融合发展的新起点,在迎来更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必将接受更大的考验和挑战。
  2023年,甘南藏族自治州成立70周年之际,甘南融媒体中心采编一系列融媒体产品,为自治州庆生。“壮丽七十年 建功新时代”“三抓三促行动进行时”“献礼甘南藏族自治州成立70周年”……每一项产品都令人耳目一新,迅速在社交媒体传播开来。传播手段、话语方式的创新,让宣传更有魅力,让党报更接地气。
  雄关漫道真如铁。审视《甘南日报》走过的路,我们看到,这是一个艰辛创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历程,是一个团结奋斗不断开拓创新的历程,更是一个播种希望、收获感动的历程,《甘南日报》每迈出一步,都是那样的扎实有力,每经历一次洗礼,都是那样的不屈不挠,每取得一个成绩,都是那样令人钦佩。这是一种荣誉,这荣誉是一代代新闻工作者用汗水与心血浇灌出的,其业可仰,其功可志。
  事实证明,只要坚持党的领导,只要心中装着人民,我们就有战胜一切困难、夺取新的胜利的勇气和信心。
  时代不断变化,不变的是《甘南日报》“永远与党和人民在一起”的初心。站在新起点,迈向新征程,《甘南日报》将继承光荣历史、发扬优良传统,坚定坚决地贯彻落实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职责使命,践行“四力”要求,为实现甘南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鼓与呼,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鼓与呼,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鼓与呼。
  70年,正青春,关山初度路犹长。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