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鹏
无锡正是梅雨季节。凌晨4点,我从床上轻轻坐起来,听着窗外滴滴答答的雨声,四下一片空寂。闭着的眼睛有微微的颤抖。我在努力而又小心翼翼地搜寻着刚才的梦境。 雨还在滴答地下着,床头的闹钟嘀嗒地走着,我坐在床上,头微微垂着,两只手摆放在腿上,一动不动。外面的世界苏醒过来了,整栋楼也喧闹起来,剧组要出发了,我要去工作了,不得不向梦境告别…… 泪水终于流下来,蒙眬了我的双眼,在这片晶莹的蒙眬中我穿衣、洗脸、刷牙,看见镜中的自己,再次擦干泪水,打开门去拍戏了。 请原谅我的脆弱——我在梦中见到了我的父亲。梦是我现在能见到父亲的唯一途径了。 去年12月6日,我正在拍《开心就好》,一部合家欢的贺岁喜剧。早晨接到哥哥的电话,说父亲过世了,突发性心脏病,享年57岁。 坚持拍了最后两天的戏,坚持说那些欢喜的台词,做那些欢喜的笑容。在去机场前的一个小时里,每拍完一个镜头,就跑进洗手间里避开人,使劲地搓自己的脸,使劲地咬自己的舌头……坐在飞机上戴着墨镜,开始任眼泪流淌……告别仪式上,代表家属发言:“现在静静地躺在这儿的,就是我那高高大大的父亲……” 说完这一句我便倒下了。 很小的时候开始给父亲做助手,帮他把电子元件插在电路板上,然后看着他工作。在昏暗的灯光下,也不怎么说话,就这么一夜一夜忙碌着,等父亲把做好的小黑白电视机送给邻居们的时候,看着别人兴奋的样子,他笑了。慢慢地,我自己也笑了。我骄傲极了,我开始知道,工作可以换来人们的尊敬。 爸妈都是15岁时来新疆的,他们打起行李四海为家,后来两个人在新疆相遇,倍觉亲切,便结为夫妇。互勉互励,后来父亲成了机电工程师,母亲成了一名儿科大夫…… 也许是因为如此,所以到我和哥哥初中毕业的时候,就被父亲送出家门,去外地读书了。 离开家的这14年,每一年都回去过春节,告诉父亲这一年我都做了什么。每年除夕,父亲、哥哥和我都要喝一点酒,做一次长谈,讨论我们家遇到的问题,也包括他自己的,就像三个好朋友那样。这种信任让我知道了作为一个男人对家庭、对朋友所担负的责任。真的很好,那是我的骄傲,我的父亲。 往事太多,难以复述。 最让父亲失望的,大概是我没有上哈工大而上了中戏。为此有很长的一段时间他不太说话,但终究是一个豁达的人,后来也叮嘱我:“既然选择了,就要做好它。”最让父亲骄傲的,应该是1993年我在乌鲁木齐筹办的一场摇滚演唱会,盛况空前。那一年我22岁,很清楚地记得,父亲也来看了。 最让我遗憾的,是我在北京有了自己的家,父母亲来看我,临走时父亲说:“我们没什么事儿就坐车回新疆吧。”一念之差我就答应了,送他们到车站时,车上的人很多。想到两个老人要坐三天,我后悔了,说下次还是坐飞机的好。回去两个星期,父亲就去世了。 我再也没有机会让父亲乘飞机回新疆了。后来回家奔丧的时候我买了一张机票,亲手放在父亲胸前的口袋里,算是对我过错的弥补吧。 28年前我接受了父亲给我的生命,今天,我接受了父亲给我的精神,这是一种遗传、一种轮回、一种传统的继承,我希望有一天我也能成为一位好父亲。 永远爱你,父亲大人。 (摘自《意林·原创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