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者 张彩霞 通讯员 马志远
初冬时节,正是洋芋粉条加工的黄金时期。走进术布乡扎乍村腾宏土豆加工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工车间整洁干净,机器声隆隆作响,一团团洋芋淀粉进入机器,不一会儿吐出一缕缕白色的“丝线”,“丝线”缓缓滑入滚烫的热水中,顷刻间变成粗细均匀、颇具韧性的粉条。 “以前粉条都是纯手工制作,受季节影响耗时比较长,效率比较低,如今借助现代化机器,结合传统工艺,不影响口感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目前一天能生产6000多斤粉条。”腾宏土豆加工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黎士俊说,“目前合作社有务工群众15人,每天发放工资3000元左右,年生产500吨粉条,主要销往青海、四川、临夏等地,销路还不错。” 在晾晒厂,工人们趁着晴好天气,正忙着将制作好的粉条挂在架子上通风晾晒,一排排粉条,高挂下垂如瀑布般飘逸,晶莹剔透,成为一道别具特色的乡村风景。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洋芋作为特别常见的农作物,在术布乡扎乍村,通过深加工被制作成一根根粉条,不仅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更带动了村民就业,“小”粉条做成了助力乡村振兴的“大”产业。 近年来,临潭县立足特色优势,做大做强“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产业发展格局,不断延长产业链,实现洋芋粉条规模化、标准化生产,让小小的洋芋粉条走向了更大的市场,推动产品升级的同时,进一步拓宽了农民增收致富的渠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