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3版:甘南日报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南”或许是一种乐器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24年01月03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富丽


  □富丽

  跟“西”类似,“东西南北”的“南”最初也跟方向没有关系,很可能表示一种乐器。
  从“南”的甲骨文字形来看,它很像古代的一种钟形敲击乐器,上端是用来悬挂的部件或者是悬挂用的绳子,下部是器身。之后,历经演变直至楷书,其字形大体上一脉相承。
  在一些文献中,“南”表示乐舞名,这大概是从它表示乐器名称的意思发展出来的。《诗经·小雅·鼓钟》:“以雅以南。”其中的“雅”和“南”都是乐舞名,“雅”指雅乐,也就是正乐,“南”指南方的乐曲。《礼记·文王世子》:“胥鼓南。”“胥”是古代的乐官,而根据东汉郑玄的注释,这里的“南”指的是“南夷之乐”。
  “南”很早就被借用表示方位,作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之一。《诗经·邶风·凯风》:“凯风自南。”大意是说,和暖的风自南方吹来。由表示方位,“南”进一步又可以表示“向南走、向南移动”的意思,在古代很常用。《周礼·地官司徒·大司徒》:“日南则景短,多暑。”此处的“景”是“影”,指的是古代用以测日影的土圭的影子。《墨子·贵义》:“南之人不得北,北之人不得南。”
  “南”的意义相对单纯,不过,有些由“南”构成的词语在意思上可能跟字面意思不同,需要根据语境加以判断。比如,“南面”一词,在有些情况下并不表示位置或方向,而是面朝南的意思。古代以坐北朝南为尊位,帝王诸侯召见群臣,或卿大夫见僚属等,都是面南而坐。因此,“南面”在古代常用来表示居帝王或诸侯、卿大夫之位,进而也泛指居尊位或官位。《论语·雍也》:“子曰:‘雍也,可使南面。’”孔子说:“冉雍这个人,可以让他治国理政。”《庄子·盗跖》:“凡人有此一德者,足以南面称孤矣。”“南面称孤”意思是朝南坐着,自称孤家,也就是统治一方,称王称帝。
  “南亩”,意思是南边的田亩。南坡向阳,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古人多开辟南向的田地,因此,“南亩”常常泛指农田。《诗经·小雅·甫田》:“今适南亩,或耘或耔(zǐ)。”如今我去巡视农田,看到农人们有的在锄草,有的在为禾苗培土。西汉桓宽《盐铁论·园池》:“匹夫之力,尽于南亩,匹妇之力,尽于麻枲(xǐ)。”男人的力气都用在农田之上,女人的力气都用在纺织之上。唐代杜牧《阿房宫赋》:“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致使承担栋梁的柱子,比田地里的农夫还多。
(摘自《月读》)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