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甘南州聚焦群众增收,多措并举保障收入,研究制定了“关于持续稳定增加脱贫人口收入的若干措施”,细化完善5个方面15条增收措施,通过强化劳务输转、以工代赈、乡村就业工厂(帮扶车间)、公益性岗位等就业帮扶措施,加大到户产业奖补、经营主体带动、金融资金支持、农业保险兜底等产业帮扶力度,不断拓宽脱贫劳动力增收渠道。 ——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稳中有增。2023年甘南州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到11753元,同比增长8%。 ——脱贫人口收入持续稳定增长。2023年全州脱贫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486元,同比增长15.3%。 ——全面落实兜底保障惠民政策。持续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农村特困供养标准。截至目前,共为1.57万户4.11万人农村低保对象发放保障金12141.85万元,为4017名特困供养人员发放供养金3639.47万元。大力开展“结对关爱”活动,全州纳入结对关爱行动的三类对象共计8532人,为关爱对象落实政策33129个,帮助解决困难5233个,帮办实事6805个、资助资金(含物资折合)289.77万元,兜底保障作用持续有效发挥。 在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促农增收的部署要求时,甘南州既立足当前,扬长避短,把人力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解决当前的增收问题;又着眼长远,取长补短,在制度创新、谋划产业上下功夫,解决可持续增收的问题,确保底板牢牢兜住、前端稳稳突破。 积极实施“牵引带动”战略,着力构建“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合作社、合作社联农户建基地”的生产组织体系,农业产业串点成线、以线带面的规模效应初步呈现。扶持发展以特色种植养殖、特色手工、特色休闲旅游、生产生活服务为主的庭院经济2824家(处),建成中藏药材、高原夏菜、食用菌等绿色标准化种植基地186个10.28万亩,建成以青稞、中藏药材为主的良种繁育基地5.9万亩。 全州4782个农牧民合作社中有2911个达到“五有”标准,占比61%。累计创建国家级示范社18家、省级示范社130家、州级示范社210家;全面健全完善联农带农机制,通过“订单收购、土地流转、农技农机服务、入股分红”等模式,全州56家农业企业带动农牧户48095户,各类合作社带动农牧户54696户。截至11月底,全州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18466.51万元,村均收入24.18万元,经营性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650个,占比98.6%。 纵深推进文化旅游“一十百千万”工程,建成文化旅游标杆村15个、全域旅游专业村24个,培育提升精品民宿和星级农家乐860余家,年内接待乡村旅游游客350万人次,收入突破10亿元。迭部县扎尕那村被评为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第三批“最佳旅游乡村”。临潭县冶力关镇关街村入选“2023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夏河县荣获“美丽中国·特色旅游度假目的地”“中国最美乡村旅游名县”称号,合作市成功创建全省乡村旅游示范县。 全面贯彻落实全省“5155”乡村建设示范行动的安排部署,统筹各类资金2.8亿元,全力推进29个示范村建设任务。截至11月底,29个省级示范村全面完成建设任务。投资9.6亿元建设生态文明小康村220个,至年底全州累计完成建设生态文明小康村2341个,覆盖全州90%的自然村,村庄规划布局合理度、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得到持续提高。 新标杆的打造—— 培育典型示范,引领乡村振兴阔步前行 一年来,甘南州各级各部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在困境中寻突破,在创新中求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各具特色、亮点纷呈。 2023年9月11日至12日,国家民委、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举办的全国民族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现场推进会在甘南州成功召开。 此次会议是推进民族地区巩固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一次动员会和部署会,规格之高、成果之丰、影响之深,在我省乃至全国民族工作史上前所未有。参会领导对我州举办全国现场会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全国各地参会代表反响良好,充分展现了甘南热情、体现了甘肃精神,在推动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上贡献了智慧力量,为我们凝心聚力做好民族地区巩固衔接工作,奋力推进全省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提振了信心、注入了动力。 成功举办建州70周年庆祝大会,全面展示了甘南74万各族儿女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勠力同心,团结奋斗,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州庆的成功举办,有效带动了各类业态爆发式增长,“洛克之路”火爆全网,乡村旅游迅猛发展,全年接待游客218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8亿元,较2019年分别增长50%和46%,极大地拓展了农牧民群众和各行各业的增收渠道。 甘南州结合地区资源禀赋、产业发展现状、群众生产生活习惯和产业发展意愿,把牦牛产业高质量发展作为牵引带动农牧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作为建设青藏高原绿色现代化先行示范区和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的“突破口”,实施牦牛产业效益提升计划和生态养殖、收购加工、产品研发、市场拓展、产业招商、品牌提升等全链条突破行动,推进繁育、养殖、加工、仓储、流通、消费全环节实现提能升级。深刻把握产业数字化转型趋势,全力打造甘南州智慧牧场大数据管理平台,采集录入牛羊基础信息240余万条,充分释放数字资源价值,构建养殖、加工、销售全链条可视化管理和信息溯源体系,实现了从“牧场”到“餐桌”的全流程、数字化动态监管。持续加大产销对接力度和宣传推介力度,高原绿色有机的产品品质优势越来越凸显,有效助力传统农牧产业提质增效,农牧民人均在牦牛产业中的收入增加500元以上。 擘画村美民富产业旺新蓝图,乡村振兴的梦想正在脚踏实地的探索与实践中一步步成为现实。甘南正不断释放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所蕴含的能量和伟力,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必将踏出更为铿锵的足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