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3版:甘南日报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爱 的标点符号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24年01月04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


  刘英

  五一节回老家,高铁上,看到邻座的一位老人很奇怪:他戴着一副老花眼镜,双手不停地颤抖,竟然还拿着手机在打字聊天。他的左手斜拿着手机,这样的角度,我可以清楚地看到他的微信聊天内容。
  我无意间发现,他回复微信,不是用文字,而是用标点符号。聊天内容有:“爸爸,您坐上高铁了吗?”老人回复了一个句号。“下车时,记得带好你的包,你一辈子都是丢三落四的。”老人又回复了一个叹号。“爷爷,你马上过生日了,我给你准备了一份大礼!”这时老人又回复了一个问号。“老师,最近可好?过段时间,我们几个同学去拜访您。”老人这时却回复了一个省略号。
  我想,也许是因为老人的手不方便,所以才用这些简单的符号代替文字。既然打字不方便,可以语音啊,或是打电话,这不是更省事?正在我纳闷时,老人因为专注于回复微信消息,放在他旁边的包不小心掉在了地上,我赶紧把包给老人捡起来,告诉他最好把包放在座椅上。他微笑着看向我,把我刚给他捡起的包又放在了他身边的座椅下。
  这时,我再次提醒老人,最好把包放在座椅上,但老人好像完全没有听到我在说什么,继续看他的手机。当时,我心想,这老人真是的,好心提醒他,他竟然不搭理我。所以,在接下来的旅途中,我斜了斜身子,闭上双眼,听起了歌,不想再搭理旁边的这位怪老人。
  下高铁走出出站口时,突然下起了大雨,我打电话给朋友让他来接我,却发现手机没电了。在我一筹莫展时,一位男士走到我身边说:“如果不介意,坐我的车吧,谢谢你在车上对我父亲的照顾。”这时,我看到他旁边的老人,也就是我邻座的那位老人,对我微笑点头。
  坐上车和老人的儿子闲聊,我才知道,原来老人在一次事故中,完全丧失了听力和语言功能,手脚也没有以前灵活。为了便于老人和其他人正常沟通,家人想到用微信。为了让老人回复方便,家人又想到用标点符号来代表一定的意思。比如,逗号代表“等会儿说”,句号代表“好的”,感叹号代表“知道了”,问号代表“不”,省略号代表“谢谢”……
  我一直以为,逗号是短暂的休憩;句号是圆满的结局;省略号是落在玉盘上的珍珠,余音绕梁,让人回味无穷。没想到,这些符号到了老人这里都有了别样的含义,这是家人、朋友送给他的一份特殊的礼物,每一个专属符号里,都藏着对老人浓浓的爱意。
(摘自《伴侣》)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