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卓霞 许海珍
崭新蓝图,激荡昂扬干劲。千帆竞发,蓬勃浪潮涌动。 自“三抓三促”行动开展以来,甘南州上下吹响攻坚突围“冲锋号”,发出补短强弱“动员令”,按下推动落实“快进键”,把“三抓三促”行动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同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结合起来、同改进干部作风结合起来,高位部署,高质推动,成立由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领导小组,专题研究《甘南州“三抓三促”行动实施方案》,统筹推进“三抓三促”行动,坚持“一月一主题、月月有亮点”,推出“1+11+X”方案,绘制“三抓三促”行动重点任务“作战图”,强化抓学习促提升“五大举措”,优化抓执行促落实“六项机制”,实施抓效能促发展“十大行动”,确保各项工作始终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推动全州上下形成了人人出力、人人出彩的竞相发展新格局。 立根铸魂 固本培元 筑牢信仰之基 根深则叶茂,魂固则守正。甘南州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主线,推动“三抓三促”行动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以开展“集中学习大充电、上下联动大提升”主题活动为抓手,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和“五学联动”机制,强化抓学习促提升“五大举措”,抓实“三会一课”、党员“冬训”等制度,统筹抓好县处级以上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基层党组织主题教育,坚持分类指导、因情施策,按需讲学,让农村党员听得懂、易接受;及时送学、让流动党员常在线、补齐课;结对帮学,让离退休党员显余热;指导督学,让“三新”组织党员有平台、强动力,这一做法被中组部向全国推广。同时,举办学习大讲堂、读书分享会、专题报告会等学习活动,广泛开展“业务大比武、岗位大练兵”“应知应会”答题测试、主题演讲比赛和知识竞赛活动,全面开展乡村振兴、文化旅游、民族宗教等领域业务能力大培训。累计开展集中学习5000余场次,举办各类培训班36期8000余人次,开展各类政策理论宣讲9000余场次,受众52万余人次。 民有所呼 我有所应 深植为民情怀 “民有所想、我有所谋。”甘南州始终把主动创稳主动创安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到行动上,打好因势而动的“主动仗”,下好前瞻治理的“先手棋”,全力打通“肠梗阻”、破解“执行难”。 综合施治,基层治理大稳固。甘南州首创性、整体性推进“8+”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机制,积极探索打造“十户联防+人民调解”工作新模式,全面落实“四门四访”机制,集中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攻坚行动,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建成全省首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实践馆”,纵深推进“六大工程”,扎实开展“六大行动”,努力构建安全稳定的社会格局;深入开展“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建设工程,践行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创新提出并组织推进入格联户、联寺包僧、结对关爱、企业包联、支部联建“群众工作五个全覆盖”行动,党员干部实地走访探视20.2万人次,开展政策宣讲8679场次,帮办实事6.3万余件,解决困难问题2.8万个,清欠企业账款2.06亿元,排查治理各类隐患1.6万起,化解矛盾纠纷1878件,化解信访事项1695件。 彰显担当,生态环境大优化。甘南州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制定出台《中共甘南州委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开展“山水林田湖草沙大治理、生态环境大优化”主题实践活动,创新推广“植灌+草方格沙障+灭鼠+覆土+种草+施肥+封育管护+第二年补植补造”的沙化治理模式和“转场补饲+灭鼠(扫残)+平丘+种草+施肥+季节休牧”治理模式,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301.2平方公里,完成7大类300多个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黄河径流量较10年前增加18.7%,尕海湿地入选全国“美丽河湖”优秀案例;舟曲县荣获“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和“中国天然氧吧”称号;卓尼县、夏河县荣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尕秀、谢协等16个村荣获全国美丽乡村、中国美丽乡村百家范例、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等荣誉称号。 (下转二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