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磊
感冒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疾病,通常表现为打喷嚏、流鼻涕、喉咙痛等症状,有时候感冒会进一步发展成鼻窦炎。这是为什么呢?
两者区别: 感冒:感冒是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的上呼吸道疾病,通常表现为咳嗽、鼻塞、流鼻涕、喉咙痛、打喷嚏、发热等。病毒或细菌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感染后在鼻腔和喉部引起炎症反应。 鼻窦炎:鼻窦炎是指鼻窦(额窦、筛窦、蝶窦和上颌窦)的感染和炎症。鼻窦炎通常由感冒病毒或细菌侵入鼻腔引起的。鼻窦炎的症状有鼻塞、鼻腔充血、面部疼痛和压力感等,有时还伴有咳嗽、流黄色鼻涕或绿色鼻涕。
演变过程: 上呼吸道感染扩散:感冒是一种上呼吸道感染,病毒主要在鼻腔黏膜上。如果感冒病毒在鼻腔内残留时间过长,可能会扩散到鼻窦,从而引发鼻窦炎。 鼻腔黏膜发炎:感冒时,鼻腔黏膜会发生炎症反应,黏膜肿胀并分泌过多黏液。这种黏液会阻塞鼻窦通道,导致鼻窦内积聚大量黏液,为细菌提供了生长的温床,从而使细菌感染率增加,引发鼻窦炎。 免疫系统抵抗力下降:人患感冒时,免疫系统会投入大量的资源来对抗病毒感染,但相对减弱了对细菌的防御能力。这样一来,鼻窦中的细菌更容易滋生和繁殖,导致鼻窦炎。 治疗不当或忽视症状:若感冒症状没有得到及时缓解或处理不当,感冒病毒会进一步侵袭鼻窦,引发鼻窦炎。
防治措施: 加强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能减少病毒的传播。 增强免疫力: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充足睡眠、适度锻炼,增强免疫力,降低感冒和鼻窦炎的发生率。 及时治疗感冒:感冒要及早采取措施缓解症状,避免病情恶化,可以用温水漱口、用盐水清洗鼻腔、适当使用清鼻剂等,缓解鼻塞症状,减少鼻腔黏膜的炎症。 咨询医生:如果感冒的症状持续时间较长,或出现明显的鼻窦炎症状,患者应及时就医咨询医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