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3版:甘南日报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如何为学习做准备?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24年01月23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


  究竟是什么能给学习的大树供给源源不断的养分,让它自由生长呢?是孩子内化、自发的学习兴趣与动机。那么又是什么决定了这棵学习大树的树根是否强劲有力呢?

来自亲子关系的安全感

  对于学龄前的孩子,亲子关系是很关键的。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氛围,我们之所以形成今天自己的家庭氛围,是来自夫妻双方及家庭的每一位成员,我们每一个人身上所带来的印迹,都是我们家庭教育的折射。孩子年龄越小,尤其是在3岁以前,父母对孩子基本生活的照顾会比较多,而孩子这些基本需求的满足,也是安全感的重要来源。

来自孩子对于自我的肯定

  学龄期前的孩子对于世界有强烈的探索欲与求知欲,当他们在尝试某一种动作时(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父母需要懂得如何去鼓励孩子,并不是每次尝试(包括学习)的体验都是快乐的,即使孩子在刚开始学习某件事情时是快乐的、自发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总是会遇到困难,想要持续下去需要有一定的意志力,经过一些努力,克服一些困难。没有迈过困难,就没有成长。父母首先要做的是赞赏孩子为之付出的努力,跟他一起去发现答案、解决问题、检验结果。

父母勿踩禁区1:
严以待人,宽以律己


  有一些父母总是会抱怨说:“为什么我的孩子就不喜欢学习?为什么我的孩子就不爱阅读呢?为什么我的孩子不爱动脑子?”实际上,这些问题就隐藏在树根的部分,为什么他不爱?我们可以观察一下那些不喜欢阅读的孩子的家庭环境,是否在家中有很多藏书?父母是否经常在家看书而非看手机?如果答案是“NO”,那么孩子不喜欢读书也是情理之中。

父母勿踩禁区2:过快地给予答案

  不爱动脑筋的孩子常常有着操碎了心的父母,看到孩子有困难了,父母就赶紧冲锋陷阵,对孩子说:“你看这个还不是就是这样子吗,你怎么不会呢?”然后,他再解释给孩子听。如果父母总是这样过快地给予评价和答案,实际上限制了孩子思考与犯错的机会,剥夺了他自己独立思考后获得答案的成就感体验。而且,如果父母常常是给予孩子负面的评价,这会让孩子在学习上缺乏自信,对于提问也不敢回答。
                 (摘自学习平台)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