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2版:甘南日报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责任在肩显担当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24年01月31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杨吉海 李扎华


  记者 何炳江 通讯员 马应凯 李雄梅

  一月的舟曲曲告纳,天地蒙着一层薄薄的霜,透过这层薄薄的霜,可以看到下面僵硬的土地,硬冻而干裂。寒冷的清晨,一群人正拨开风霜走在路上,成为了这片土地上强悍的“守护者”和“钢铁侠”。
  “群众的事就是我的事,群众的难处就是我的难处”这是曲告纳镇拉莫盖托村党支部副支书李仁杰常说的一句话,这位35岁的年轻小伙,多次带领全村党员群众踏上维修水源之路。早上6点在群里发动群众,到下午5点的全面收工,他没有一刻停歇下来,他总是第一个卷起裤腿、撸起袖子、举起锄头深挖处理,跪在地上查找渗水的源头,用钢丝一遍一遍拧紧水管,就像老母亲检查出行儿女行李一般,仔细又仔细。灰头土脸、满身淤泥是他当时的形象。不管再累、再苦他都没有一句怨言,完工后的第一通电话里的第一句话永远都是“片长,山上的水源今天维修好了。”
  “这个周末就不回家了,州教育局的帮扶群众收购花椒,称斤过量的事情还得操心一下……”,托协村专业化管理的村党支部书记杨吉海一边查看物流一边说道。不知道这是第几个周末他没有回家,而是留在村上帮群众收购花椒、收购药材、调解矛盾纠纷、排查隐患风险、开展拆迁复垦工作。托协村村子大,四个自然村又分散,2023年拆迁复垦任务繁重,但杨吉海从来没有退缩过,每一项工作都是亲自抓、带着干,他就像一头老黄牛一样每天都在不停地筹划、动员、协调、落实,从托协山到托协河坝,从庄房山到庄房河坝,每个自然村组都留下他穿巷入户的身影。
  “主席,上坝的卫生就交给我吧”,电话还没挂完木耶村小组长李扎华就爬到坡上了,这个年轻小伙儿有点太拼了,让邻居把绳子绑在自己身上,吊着去处理三米高田埂上的塑料垃圾。早在几个月前,李扎华就带着妻子、孩子和老母亲曾多次开启了“家庭式”河道卫生整治,他顶着烈日坐在挖机上修路,一推就是几天,他冒着严寒维修人饮管道,一修就是几个小时,他的手粗糙而黝黑,他的精神却无人能比。
  “嗨,先把车停一下,等大家把这段冰雪处理了再出行”,一个拿着铁锹熟练地重复着铲雪—抛雪—铲冰—抛冰的小伙子从一大堆铲冰除雪的人群中呼着热气铲到跟前招手比画,等摘掉堆积了一层雪的帽子,才看清是支书杨才让,今天是他在这个冬天第二次大清早组织党员群众铲冰除雪,也是他上任后第N次开展这样的行动了,用他的话说就是“有雪必扫、有冰必除、有事必办、有难必解”,他说到做到。面对防汛高峰期各种预警信息,他带着村“两委”整夜防守,一遇暴雨天气就立马穿上雨鞋、雨衣,一手喇叭、一手手电筒,排查每家每户的安全隐患,并及时安排避险;面对茶坪村遭受汛期暴雨灾害,路基塌陷、路面毁坏、车辆不通的情况,他开上挖掘机、组织村民抢修道路,从茶坪到盖欧、从茶坪到扎尕,从茶坪到木头岭,不同的路上洒下了同样的汗水和心血……
  “群众生活无小事,一点一滴见真情”。在曲告纳这片土地上,有太多太多像李仁杰、杨吉海、李扎华、杨才让这样的村组干部,他们不畏风霜雨露,不惧烈日当头,总是冲在前、砥在后,不管是防汛减灾还是生产自救,无论是安全生产还是环境卫生整治,总是看到他们带领广大党员群众清理冰雪、夜守村庄、排查隐患、抢修道路、维修水电、紧急排危的忙碌身影,他们很平凡但他们敢担当,他们很普通但他们很温暖,他们在这片贫瘠而又富有的土地上用信念和执着日复一日。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