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庄浪县通化镇中药材育苗基地里,药材采收机来回穿梭作业,伴着机器的轰隆声响,一根根党参苗破土而出。数十名工人紧随其后,手拿耙子将新出土的党参苗轻轻翻出,收集到手,随后去泥、分拣、捆绑、装袋,一派繁忙的景象。
通化镇地处关山林缘区,海拔、气候、土壤条件得天独厚。该镇按照链条化、区域化、基地化的发展思路,以“扩规提质、延链补链、融合发展”为基本路径,初步形成了集育苗、种植、晾晒、销售为一体的产业体系,实现了中药材产业全链条、全方位、全要素高质量发展。
“我们的1000多亩育苗基地主要有党参、黄芪、黄芩、红芩等中药材,采用‘大田+苗床+滴灌’的种植方法,提高了成活率,为全县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质种苗。”通化镇中药材育苗基地负责人马云利说。
通化镇以打造“药材之乡”为目标,通过土地流转,以基地示范带动发展,动员关山林缘区5村采取合作社集中示范与农户分散种植相结合的方式,建成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2060亩,带动全镇种植中药材4300多亩,亩均产值达6000元。
在通化镇通边村的中药材种植田地里,药农们紧锣密鼓地采挖黄芪。“这段时间随着气温回升,我们抢抓有利时机,组织机械和人工进行采挖,我们有黄芪520多亩,平均每亩大概收七八百斤,种植收益还不错。”通化镇通边村药材种植大户柳引军说。
“为促进产业发展,我们对有种植意愿的农户,在品种选择、种子调运、农资供应、技术指导等方面给予帮助,对不愿意和没有能力种植的农户,将土地流转给大户进行承包经营。目前,已形成‘大户承包+散户联动’发展中药材的良好局面。”通化镇副镇长柳强强说。
选择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庄浪县通化镇以药兴产、以药促收、以药富民,带领广大群众走出了一条“以药谋财”的路子。 (据《甘肃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