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
2024年,黑河林场为“三北”工程供应乔木类苗木共计1.2万株。同时,积极拓展市场渠道,与武威、酒泉、嘉峪关等周边地区企业建立广泛的联系与合作,为林业建设提供优质的种苗服务。
小苗圃,能释放大效应。武威市以“林以种为本、种以质为先”为核心,通过科技赋能、良种培育、质量监管三大抓手,构建“产学研、育繁推”一体化发展体系,为“三北”工程提供坚强有效的种苗保障。
近三年,武威市依托中央财政林木良种培育项目,培育毛条、柠条、祁连圆柏等良种苗木762万株,形成“科研—生产—应用”的良性循环。全力推进良种基地、采种基地和保障性苗圃建设,鼓励支持国有育苗单位及种苗生产经营企业培育良种苗木,全市育苗面积1.65万亩,培育苗木3.3亿株。
如今,这些茁壮成长的树木抵御风沙,降低风速,阻止着沙漠的扩张,保护着周边的农田、村庄以及交通干线,守护着人们的家园,让绿洲得以存续和发展。
昔日戈壁滩,今朝“花果园”。在政策激励下,位于高台县的甘肃共裕高新农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大胆实践,在戈壁荒滩上投资2.6亿元,建成了占地1万多亩的农、林、牧、肥循环产业园,园内种植早酥红梨、新梨7号等新品种梨树,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
高台县聚焦造林绿化和戈壁农业发展规划,强化产业带动作用,围绕交通干线、荒漠戈壁等重点区域,充分利用“三北”工程资金,吸引社会力量投资,鼓励引导专业合作组织、造林大户发展绿色产业和生态经济,栽植葡萄、优质梨、枸杞等特色经济林8.53万亩,经济效益达1.9亿元,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