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数字报
2025年04月25日

州藏医医院藏药仁钦佐太研制传承培训班开班

02版  2025年04月25日   来源:

  本报合作讯 (实习记者 田晓龙) 4月23日,甘南州藏医医院“藏药仁钦佐太研制传承培训班”在合作开班。

  据了解,仁钦佐太作为藏药中的珍品,具有抗惊厥、抗炎、解热、镇定安神、促进睡眠、增强免疫力、抗抑郁等功能,其炮制技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医学价值和文化意义。

  来自全省藏医药专科联盟成员单位的专业人员以及州藏医医院的专业人员共计30人参加培训。培训将采用理论与实操结合的方式,搭建起传承技艺、交流学术、培养人才的优质平台,助力仁钦佐太标准化、产业化发展,为推动中藏医药事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上接一版)

  一季度,白银集团完成铜铅锌产品产量同比增长10.41%,实现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4.83%,胜利夺取首季生产经营“开门红”。白银集团锚定全年“产能全面释放、指标全面优化、成本全面降低、收入全面提高”的目标任务,以全产业链思维深入实施“链条韧性培育锻造、科技创新引领赋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数实融合提质增效、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企业竞争力突破提升”行动,加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产能全面释放、生产经营稳步提升。

  工业是我省经济的“基本盘”,是近年来全省经济运行中挑大梁、作贡献的“硬脊梁”。一季度,全省规上工业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7.3%和19.2%。新能源发电装机占比达64.3%,比去年同期提高2.8个百分点,新能源发电量增长12.4%。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3%和6.5%,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额增长37.2%。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制造业技改投资分别增长42.6%和54.1%,新动能不断积聚。

  我省深入开展“四强”行动,一季度,全省强工业行动推进大会、全省强科技行动推进大会,以及央地合作、新型工业化、石油化工产业延链补链强链等工作推进会相继召开,加力落实强省会措施,完善县域经济评价体系,推动“四强”行动不断走深走实。全省坚持精准调度,深入贯彻国家政策,及时优化调整落实措施,注重打通政策落实的堵点,全力破解工作推进的难点,特别是工业领域以天保旬、以旬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推动重点企业稳产增产,拟开工、拟投产项目早开工早投产,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全省抢抓“两重”“两新”政策机遇,加大项目谋划储备,新入库项目855个,完成投资增长43.2%,拉动全省投资增长4.8个百分点。加强项目实施力度,编印“三个项目清单”,组织重大产业项目集中开工活动,304个省列重大项目完成投资484亿元,亿元以上重大项目投资增长11.9%,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1.5%。民间投资增长8.9%,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后的民间投资增长17.4%,连续15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

精准施策,在改善民生中提升质效

  经济发展是民生改善的基础,只有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为民生改善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

  一季度,全省就业物价总体稳定。城镇新增就业8.5万人,完成全年任务的28.3%。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2%,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CPI上涨0.2%。民生支出得到有效保障,11类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80.6%,其中,教育、科学技术、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城乡社区、交通运输等支出较快增长。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分别高于全国0.4和0.8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比值比去年同期缩小0.04。

  据国家统计局甘肃调查总队副总队长张涛介绍,一季度,全省经济运行呈现稳中向好、稳中向优的态势,带动全省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182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6.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7%。

  就城镇居民收入来看,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106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5%。全省聚焦就业困难群体,加大帮扶助企稳岗,通过联合开展援助月专项活动等,做大做强甘肃务工品牌,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同时,我省出台《甘肃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经营主体增加。春节期间,甘肃文旅市场迎来“开门红”,旅游人数及旅游收入增长较快,为第三产业经营发展注入了内生动力,带动城镇居民经营净收入快速增长。全省持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加大基本民生兜底力度,提高优抚对象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等,基础养老金上涨,为全省居民转移净收入增长奠定了基础。

  农村居民收入方面,一季度,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95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2%。全省各地全面推进强县域行动,启动2025年春风行动暨东西部劳务协作就业服务专项活动,多渠道拓宽输转方式,深入实施优势特色产业提质增效行动,大力招引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带动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390元,同比增长6.9%,我省积极争取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项目资金,提高农业领域设备更新补贴标准和补贴范围,提高低收入人口医疗报销政策范围,延续上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提标利好,全面落实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带动转移净收入较快增长。

  居民收入的稳步增长也为持续扩大消费提供了有力支撑。在国家一揽子政策加力和省里一系列促消费措施的支持下,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保持增长,增速为3.6%,消费品以旧换新成效明显,新能源汽车、家用电器、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49.5%、98.9%和47%。网络消费需求旺盛,限上批零住餐业网络零售额增长28.2%。全省快递业务量、快递业务收入分别增长19.9%、12.2%。

  全省进口、出口双向发力,进出口总值高速增长。进口、出口分别增长50.7%、45%,增速均居全国第2位。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占比达75.8%,电动汽车、光伏产品、锂电池等“新三样”产品出口表现亮眼,增长13.6倍。

  我省深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提升年”和“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全省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共实施省外招商引资项目1740个,到位资金同比增长47.5%。新设立经营主体同比增长8.4%,其中新设立企业增长21.7%,日均新设立企业比去年同期多44户,市场主体规模不断扩大。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26户,拉动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个百分点,规上工业企业数达3285户。

  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周立荣介绍,一季度,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9%,增速比全国高5.9个百分点,居全国第8位。按照年初全省经济运行调度会议部署,各市州坚持以“起步就要奋进、开局就要争先”的姿态,全面推进续建项目开复工,一季度,14个市州和兰州新区项目投资增速全部为正,陇南、庆阳等10个市州实现两位数增长,为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打下了坚实基础。

同向发力,在你追我赶中竞相发展

  一季度,全省上下保持战略定力,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不动摇,同频共振、同向发力,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氛围更加浓厚。

  兰州新区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01.5亿元,同比增长16.5%,增速持续领跑国家级新区。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6.5%;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28.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1.2%,已连续25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7.9%。

  今年以来,兰州新区以“早抓快干促落实,加力奋进开好局”的精气神,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牢牢把握拼经济促发展的着力点,全面贯通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产业聚集、经济运行全过程,进一步优机制、深谋划、强招商、聚产业,全方位扩大有效投资,有效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能。

  金昌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4.21亿元,增长13.2%,高于年初计划5.2个百分点。全市工业经济增势强劲,市企一体推进强工业行动和产业赋能行动,强化生产要素协调保障,全力服务和支持以金川集团为主的重点企业稳生产、扩市场、提效益,推进工业经济提质增效。重点企业支撑有力,全市163户规上企业中,150户企业正常生产,占规上企业数量的92%,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99%。

  酒泉市各级各部门铆足干劲抓发展、坚定信心开新局,一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28.9亿元,同比增长9.2%,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全省3.8和3个百分点,顺利实现“开门红”。酒泉市扎实落实“包抓联”“六必访”“白名单”工作机制,“一企一策”助企纾困,全市446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除15户季节性和16户其他原因停产企业外,415户企业实现应复尽复。

  张掖市一季度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62.52亿元,同比增长9.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63亿元,增长7.3%;第二产业增加值33.03亿元,增长10.6%;第三产业增加值107.87亿元,增长9.0%。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7%。全市有生产活动的27个行业大类中,18个行业实现增长。

  目前,全省上下正锚定目标,努力将“开门红”变成“季度红”,把“首季旺”变成“全年旺”,为完成全年目标积势蓄能。

手机扫描打开本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