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数字报
2025年04月25日

正确选择中药服用时间

03版  2025年04月25日   来源:

  □ 郭仲华

 

  “医生,我的中药是饭前喝好还是饭后喝好?”这是很多患者询问的问题。喝中药的时间确实有一定的讲究。

  古人在几千年的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关于服药时间的经验。《汤液本草》曰:“药气与食气不欲相逢,食气稍消则服药,药气稍消则进食,所谓食前食后盖有义在其中也。”中药的服用时间应根据病情和药物性质确定。只有正确选择用药时间,才能发挥良好疗效,同时还能防止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饭前服用 病位在胸膈以下者,应在饭前30—60分钟服药。这是因为在空腹状态下,药液能直接与消化道黏膜接触,较快地被胃肠吸收而发挥作用,避免受胃内食物影响而减弱药效。饭前服用的中药主要指治疗肝病、肾病、胆囊炎等的药物。此外,调治虚证的温补类药物(如参类、黄芪、山药、鹿茸等),以及治疗肠道疾病的药物、驱虫药、泻下药等,也应在饭前服用。

  饭后服用 病位在胸膈以上者,应在饭后15—30分钟服药。饭后服用的中药主要指治疗心肺胸膈、胃脘以上病症的药物,如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头痛、眩晕、咽喉痛、眼部疾患等的药物。治疗痰瘀、便秘、寒湿阻滞等实证的药物,如血府逐瘀汤、蠲痹汤等,应饭后服用。因为饭后服用的药物与食物混合在一起,可大大减轻对胃肠道的刺激,同时减缓药物的吸收。所以,对胃有刺激的药物(如血竭、黄连、龙胆草、桔梗、冰片等)和消食药物等,应尽量在饭后服用。

  特殊时间服用 少数患者喝汤药,还有特殊时段讲究。如利水消肿药、驱虫药及泻下药宜清晨空腹服用。安神助眠药宜睡前服用。治疗脾胃病的药宜餐间服用,即在两餐之间服用,避免食物对药物的影响。病情急重者可不拘时间。

  喝中药还需注意方法,一般汤剂宜温服,解表药宜偏热服。寒证用热药宜热服,热证用寒药宜冷服。丸剂、散剂均可用温开水吞服。

手机扫描打开本篇文章